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省法院  >  法院動態
搜 索
一次化解119件糾紛!
2024-06-13 19:04:02 來源:黑龍江法院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一次化解119件糾紛

  『太感謝你們了,不用打官司,也不需要再申請執行,我的土地就能如期耕種,這是真正為民辦實事!』汪某激動地握著法官的手說。

  2022年4月,家住黑龍江省巴彥縣巴彥港鎮沿江村的汪某與同村119戶農民簽訂了土地流轉合同,轉包期限五年。但當合同履行至第二年時,農戶在汪某不知情的情況下,又將土地以更高的價格轉租給了孫某和徐某。

  『這些農戶與我簽訂合同在先,現今又把地包給了別人,眼看要誤農時了,這可怎麼辦……』由於雙方多次協商未果,汪某以二輪土地承包合同無效為由,將其中45戶農戶訴至巴彥縣人民法院城郊人民法庭,要求農戶返還承包地並賠償其經濟損失。

  『雖然原告只起訴了部分農戶,若僅就案審案不從源頭上解決矛盾,很難避免剩下74戶農戶不被訴至法院,引發批量訴訟,甚至影響後續執行。』城郊法庭庭長楊廣新說。

  這批糾紛牽涉人數眾多,關乎農民安身立命之本,若處理不當極易導致群體矛盾激化。能否妥善處理該系列糾紛,無疑是對法院推進訴源、執源治理工作,化解群體性糾紛能力的一次直接考驗。

  沿江村駐村法官鄒紅岩多次深入走訪各方當事人,實地查看存在爭議的土地范圍,確定糾紛基本情況和雙方利益訴求。結合案件調查情況,與當地黨委、政府深入溝通,聯合司法所、人民調解委員會、村委會等相關部門共同分析研判,成立了聯合調解組,確定了先易後難、示范調解、由點帶面的解紛思路。

  沿江村村委會內,法官一行人耐心傾聽,安撫情緒,以典型案例勸說雙方當事人放下芥蒂、換位思考。

  『留守在村裡的農戶,條件都不是很好,對於他們而言,土地承包費是主要經濟來源,我可以就違約金作出一定讓步。』經過5個小時的悉心調解,矛盾的冰層開始消融,但雙方就賠償金額未能達成一致。

  『農戶眾多,意見無法統一,汪某對違約金的期待過高,調解一時陷入僵局。』鄒紅岩轉變工作方向,聯系村委會確定農戶認可的溝通代表,同時勸說汪某適當降低違約金。

  

  歷經反復上門、循環做工作,在辦案法官和村乾部的共同調解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汪某繼續耕種土地,農戶每畝地賠償汪某350元,該350元從2024年的承包費中予以扣除。

  巴彥法院對內工作前置、對外有效引導,以訴前調解為原動力、高效審判為驅動力、保障執行為推動力,不斷加強『立審執』一體化建設,讓涉民生案件的履行多一份保障。2024年以來,該院累計促成執前和解案件92起,執行標的額約169萬元。

責任編輯:郭麗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