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建設的雄安城際項目。
黑龍江日報6月14日訊 6月的雄安新區驕陽似火,40攝氏度的高溫下,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一曲熱烈的建設進行曲回蕩在這座藍綠交織的生態之城上空。
6月12日,跟隨黑龍江省黨政代表團的腳步,記者來到有著『未來之城』美譽的雄安。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來世界的矚目。七年來,雄安新區從『一片地』到『一張圖』,再到『一座城』,拔節生長的聲音日夜不停。截至目前,雄安新區380餘個重點項目累計投資額超過6700億元,開發面積覆蓋184.5平方公裡,4000多棟樓宇拔地而起,雄安已經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階段。
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在雄安規劃展示中心,一個巨屏面前,恢弘的城市規劃圖徐徐在眾人面前展開。作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雄安將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精心推進不留歷史遺憾。
在雄安城際站項目建設現場,項目建設方中國鐵路建設管理有限公司雄安指揮部副指揮長宋歌的一席話讓記者真正感受到了『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的意義。
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片區位於雄安新區啟動區的核心位置,整個片區由雄忻高鐵雄安城際站、京雄快線航站樓站、國貿中心和東西軸線公共交通組成。片區總佔地面積約472畝,總建築面積約16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09億元。建成後,既有辦公、商業、酒店、公寓,還有軌道交通、航空服務功能、生態文化旅游,業態多元豐富,將成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富有雄安活力,具有雄安特色的TOD項目。
宋歌表示,雄安城際項目是一個站城融合的項目,既要解決城市交通的問題,又要滿足城市的需求。建成後,將成為雄安新區對外對內的重要交通樞紐,雄忻高鐵、京雄快線與地鐵M1、M2四線交匯,最遠換乘距離不超過270米,實現連接北京、聯通全國、通達世界。其中,京雄快線半小時抵達大興國際機場,1小時融入北京地鐵交通網絡。通過城市航站樓將大興國際機場航空功能向新區延伸,旅客可在此辦理值機、行李托運等手續。此外整個片區將實現地下空間互聯互通。城際站樞紐地下空間與北側的國貿中心、中化、華能以及未來的中央商務區,運用地下城市通廊互聯互通,總面積約110萬平方米。通過客流匯聚與建築有機結合,努力在地下空間集約高效利用上進行實踐探索,形成集聚人氣的重要城市活力空間。
這樣綜合的、復雜的項目,分為三層,負一層屬於商業街,負二層是站廳和道路,在這裡出租車、行人各行其道。負三層是高鐵和地鐵線。
不僅是雄安城際項目一地如此規劃,在雄安規劃展示中心,講解員也告訴記者,對雄安而言,利用好地下空間已經是常規要求。而這僅僅是未來一城的一項特征。
在雄安新區,通過數字技術,已經實現了『地上雄安』『地下雄安』『雲上雄安』三座城共同規劃、共同建設、共同生長,先地下、後地上,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是雄安新區規劃的重要理念。在雄安,電力、通信、燃氣、供熱、供水等各種市政管線通通要住進『地下生命線』管廊,讓雄安與馬路拉鏈徹底說拜拜,並且通過智慧運營管理對城市賦能。而雲上雄安則是通過200億條城市數據,實現城市的數字孿生。
世界眼光、國際標准、中國特色、高點定位,這座新城更讓人艷羡的是3公裡入森林、1公裡入林帶、300米入花園,100%街道實現綠蔭化,城市綠覆蓋達50%的理念,林淀交織、林水相依,城在林中、人在景中,不僅僅是一個未來之城,更是一個生態之城。
未來之城什麼樣,每個人的答案不盡相同。有人想要便捷的生活圈,有人想要出門入畫詩意棲居,有人想要無縫換乘,有人想要綠色生活的態度……對未來的想象或許有千百種答案,但在雄安,人類對於未來之城的浪漫想象正在付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