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元莊村口的大牌坊。

智慧農業在塔元莊村已經不是新鮮事。
黑龍江日報6月14日訊 出正定古城南城門,沿著滹沱河西行不到兩公裡,就到了美麗鄉村塔元莊村。這裡街道整潔、綠樹成蔭,路邊高樓林立,智慧農場、非遺展示館、美食一條街、水上嘉年華,一個既有田園風光,又勝似城市的好地方。
13日,跟隨著黑龍江省黨政代表團的腳步,記者來到塔元莊村探尋這座村莊幸福的密碼。
塔元莊村南距石家莊市15公裡、東距正定縣1.5公裡,擁有極佳的區位優勢。可是在20世紀80年代,塔元莊村四周還是一片荒灘,人多地少,鄉親們日子過得緊巴巴。
習近平同志在正定縣工作期間,到塔元莊村調研,針對其區位特點,確立了走依托城市、服務城市的『半城郊型』經濟發展的路子,也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城吃城』,並概括出『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長,補其所短,應其所變』的20字方針。
從那時起,塔元莊村就建起了大棚,種上了蔬菜,開始圍繞著城裡人的生活轉。但此時村『兩委』班子頻繁變動,村裡的經濟還是沒有多大起色。進入2000年,村裡在外搞建築的尹計平被請回當上了村黨支部書記。有了帶頭人,塔元莊村的經濟列車終於跑了起來。
塔元莊村委委員張金霞告訴記者,村裡『兩委』班子很快得到了全村人的信賴,大伙跟著村『兩委』班子齊心協力,日子越來越好。2008年,塔元莊村蓋上了高樓,分房時沒抓鬮,而是尹書記來分派——年紀大的住一樓二樓,年紀輕的住得高,『兩委』班子成員住頂層,兩個兄弟照顧父母方便就住對門。細心、周到的分配方式讓所有村民都說這比抓鬮還要好。
2020年1月,塔元莊村與同福集團達成村企合作共識,成立了河北塔元莊村同福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同福集團貨幣資金出資佔股達70%,塔元莊村利用村集體建設用地及閑置資產使用權出資佔股30%,共同建設塔元莊同福鄉村振興示范園,每年按股份分紅,村集體每年增收千萬元,每年都有穩定收益。
2013年7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調研指導河北省第一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再次來到塔元莊村考察。那時塔元莊村提出了提前奔小康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對塔元莊村變化之快、之大表示肯定,並對村莊發展寄予厚望:『你們要在全國提前進入小康,把農業做成產業化,養老做成市場化,旅游做成規范化。』
就這樣,塔元莊村建起了中央廚房自動化生產線、智慧農場、萌寵樂園,還與電商合作建立了塔元莊捷昵非遺展示館,企業生產、鄉村旅游紅紅火火。
2013年,塔元莊村拍攝了一個全家福,當時有1200位村民入鏡。此後2016年、2019年、2022年,每隔三年,塔元莊村都拍攝一個全家福,人數逐年增多,2022年的全家福已經有1900人同框入鏡。明年塔元莊村會拍攝第五張全家福,全村人都盼望著那一時刻的大團圓。
村支部書記尹計平說,拍這個全家福就是為了讓大家看到對比,看到期待。明年拍攝的時候,我們村集體收入要達到6000萬。
正在塔元莊捷昵非遺展示館工作的村民仝曉芬今年26歲,她告訴記者,前幾次拍攝,她因為讀書在外都沒趕上,這一次她一定不會錯過。仝曉芬出生在90年代,小時候家裡人總說好好讀書,以後走出塔元莊村。如今塔元莊村的年輕人都願意留在村裡工作,就連她在縣裡念初、高中時的同學,都讓她問問塔元莊村有沒有就業的機會。
小村莊不止能留住年輕人,更讓眾多的村民滿意:按照人頭分,每人年底分紅3000元,只要是本村戶口,老人小孩都有。剩下的400萬元,則用於公共事務支出和社會福利發放。全體村民的物業費、水費、供暖費、電梯費等全部由村集體承擔;每月免費給村民分發面粉、大米、食用油、蔬菜等生活物資,每年組織免費體檢;60歲以上的老人除上級政府發放養老金外,村裡每月再發200~700元不等的養老金;村裡考入全國排名前150名大學的大學生,還能獲得學費獎補。集體經濟托底、福利保障充足,讓塔元莊村民真正做到了『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塔元莊村的幸福密碼,尹計平認為可以復制全國。他表示:『農村的發展要從黨建引領和班子團結方面下功夫,要把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發展好,拉動群眾纔能共同致富。還要在精神文明建設上做文章,把百姓的凝聚力搞起來,只有獲得百姓對村班子建設的支持,纔能把一個村莊從窮到富,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