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黑龍江和天津遠隔千裡,但兩地在科技、文化等領域始終保持著密切的交流往來。系列報道《攜手京津冀振興添動力》跟隨記者的鏡頭,一同走進天津。

在天津天開高教科創園,一走進園區,朝氣蓬勃的氣息立刻撲面而來,年輕人往來穿梭,工作節奏忙而不亂,就連樓宇的風格也是科技感滿滿。不過最吸引人的還是這裡的上千家企業已經形成了強大的科技創新聚集實力,全年獲得各類投資超過了三億元。在這裡,前沿科技隨處可見。

推開這裡的每一扇門,『創新寶藏』都會躍然眼前。在天大智圖,一款由企業自主研發的中醫藥大語言模型正式發布。
天大智圖軟件研發工程師高雅介紹,這是把AI與傳統中醫技術相結合的一套智能化診療產品。模型中存儲了海量中醫學數據和實踐經驗,將它嵌入到移動客戶端或醫院的診治系統內,就能極大程度方便患者線上求醫問診。產品的年用戶訪問量可突破百萬人次,實現效益超億元。
天大智圖首席執行官賈勇哲:『我們的產品處於正在市場推廣的過程中,伴隨天開園非常好的轉化落地政策、融資的引領,我們可以非常快地進入到市場裡。』

作為科技成果孵化的『加速器』,天開園引入各類金融服務機構,解決企業的『錢袋子』問題。吸引各地科技服務機構進駐,實現市企對接、政策支持、人纔保障,讓大批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重點領域的企業在這裡安『家』。
天津天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任貴華:『天開園有很強大的面向更廣闊市場的發展空間。我們的核心技術是生物技術,在全國范圍內,我們正在尋求與糧食種植大省的合作,黑龍江是我們第一批選擇面向的很重要的一個合作省份。』
天津市科學技術局園區創新發展處副處長王一成:『因為天開園的初衷就是培育和引育企業,黑龍江和天津一樣,具有很豐富的科教資源,我們未來將在機制建設、服務運營、企業引育上開展深入的交流合作。』

作為近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天津不僅是一座擁有高科技、強賦能的創新型城市,同時也是一座有底蘊、有溫度的文化名城。穿行於街巷,隨時都能感受到文化『厚度』迸發出的經濟『熱度』。

天津市的古文化街,雖然它還不足四十歲,但是這裡的一磚一瓦又都散發著濃濃的悠悠古韻。如今,在新業態和新功能的滋養下,古文化街不僅煥發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活力,而且還成為了極具影響力的文化名街區。

楊柳青是天津的頭部文創IP和文旅形象名片。企業借助富含經典元素的各類創意產品,將傳統年畫藝術賦予了新生命。
楊柳青畫店古文化街店負責人楊凱:『我們的銷售業績非常好,今年的第一季度,已經完成了全年銷售任務的百分之七十。現在在各個省市都有自己的文創產品,特別是黑龍江省這種有好文化、文創意識的省份,我們可以進行更多、更廣泛的交流。』

目前,天津古文化街年游客接待量可達1300萬人次,實現收入10億元。
天津市古文化街管委會主任張鴻鵬:『黑龍江有很多做法值得我們借鑒,比如說冰雪大世界,它把平日和節日進行了轉換,把這種文化的旅游資源常態化。我們想借鑒黑龍江省的相關經驗,讓兩地的文旅事業相互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