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24日訊 盛夏的陽光鋪灑在廣袤的黑土地上,為『豐收之歌』譜寫樂章。
秋糧要豐產,夏管是關鍵。日前,佳木斯召開專題辦公會議,對抓好農田排澇散?和田間管理工作進行再部署、再推進。會議強調,要高質量做好『耕種管收』全過程科技賦能和服務保障,切實強化田間管理,推動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昇,奮力奪取全年糧食豐產豐收。
連日來,一個個指導組、一批批技術員、一支支服務隊奔走在田間地頭。
在佳木斯市東風區建國鎮建設村的稻田地裡,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員關世武與東風區農業農村局指導組正在查看稻苗長勢。
『5月下旬以來持續多雨、低溫、寡照,給農業生產尤其是水稻帶來了一定影響,這一階段正處於分?時期,低溫對分?有一些影響。但從地裡的苗情來看,建設村及時采取了除草和防蟲措施,目前沒有田間危害癥狀,采取的措施很得當。』關世武對現階段水稻田間情況進行了精准分析。
連日來的降水,導致建設村水位昇高,村裡及時啟動強排泵進行24小時強排水。村黨支部書記董喜軍說:『我們把水排乾一些,讓稻苗透透氣。村裡現在都是無人機噴藥施肥,每天3點多就開始噴藥,下午3點再進行噴藥施肥,兩臺無人機每天都緊忙活,我們要搶抓農時穩住產量。』
『前一陣子雨水多、氣溫低,造成水稻生長比較緩慢,好在農技專家到咱地頭上進行田間指導,送技術上門,堅定了我們豐收的信心。』村民董明心裡有了底。
精准指導,分類施策,佳木斯市農業農村局成立7個專家技術指導組,分區分片深入田間地頭落實隱患排查。截至目前,累計排查地塊2.21萬個,排查面積332.8萬畝,發現內澇隱患面積25.6萬畝,調動水泵923臺,農田積水搶排工作已全部完成。據農情調度顯示,全市暫無受災情況發生,糧食作物苗情長勢良好,一類苗佔比達到98.6%。
強田管、奪積溫、防災害,主攻大面積單產提昇,全力以赴奪取糧食豐收。
茫茫稻田,處處生機,樺南縣鴻源水稻專業合作社8500畝水稻長勢喜人,微風拂過,泛起層層綠波。
『我們采取淺濕乾增地溫的科學灌溉技術,少施氮肥,增施生物肥,有效利用生物菌活性使水稻增溫分?,再加前氮後移,現在水稻長勢非常喜人。』樺南縣鴻源水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侯培君介紹,後期還要加強田間管理,防止稻瘟發生,預計今年合作社還是豐收年。
追肥防蟲提單產。隨著氣溫昇高,水稻生長已進入關鍵時期,同時也是稻瘟病害易發時期。
『水稻已進入孕穗期,我們將根據氣候特點及水稻葉齡進程進行防病作業,防止水稻稻瘟病等各種病害的發生。』大興農場有限公司農業科技服務中心技術人員隋志偉說,在水稻幼穗分化期,將噴施大量元素肥料,促進孕大穗、齊穗後再增施『磷酸二氫鉀+天然芸苔素』,促進水稻提早成熟安全成熟,糧食高產穩產。
技術保障,科學夏管。佳木斯市將組建專家組、突擊隊,采取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方式,組織生產主體加強中耕鏟蹚,在主攻大穗上下功夫,促進植株根系發育,增強植株抗病性。同時,充分發揮全市986個病蟲害監測點作用,重點監測防控玉米螟、大豆食心蟲、水稻稻瘟病等重大病蟲害,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春爭日,夏爭時』。三江大地隨處可見農民和技術專家穿梭在田間,忙碌而有序地進行著各種農事活動,每個人都在為壟上盡黃、倉廩滿裝的豐收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