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濕地面積居全國第四。這些濕地類型各具特色,為無數野生動植物提供了棲息之地。《清涼在龍江》專欄,跟隨記者一起去雙鴨山,看當地如何將有著『地球之腎』美譽的濕地,打造成熱門旅游目的地。

清涼在龍江,賞濕地風光。在雙鴨山市寶清縣境內的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作為三江平原上保存最完整、最具典型性的蘆葦沼澤濕地,現在依然保存著最原始的濕地狀態。良好的生態環境也吸引到大批鳥兒在這裡安家,行走在景區內,可以看到成群起飛的白琵鷺,也有可能會偶遇到國際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在整個景區裡,共有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鳥類近四十種,這也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學團隊,來到這裡游玩。

船上碧波蕩漾,葦草連天。保護區內濕地面積兩萬公頃,其中百分之七十的面積是由蘆葦覆蓋。這裡植物種類也非常豐富,多達三百多種,更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貉藻。遠離城市的喧囂,在這裡可以沈浸式感受大自然的靜謐與純粹。

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著『中國白琵鷺之鄉』的美譽,這裡地處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通道,每年途經這裡的鳥類多達230多種,40多萬只。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辦事處高級顧問穆建新:『被震撼到了,人生中第一次見到面積這麼大的濕地,而且如此多的鳥類,是最重要的理想的自然教育基地。』

近年來,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利用濕地資源和宣教場館,廣泛開展社會公眾科普宣傳教育。讓參觀者沈浸式感受濕地的壯美與遼闊、生命的神奇與多樣。目前,七星河濕地宣教館已成為黑龍江東部地區面積最大、科技設施最多、功能最完善的濕地科普類環境教育基地。
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李鑫:『近年來,丹頂鶴種群數量的增加,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鳥類種群數量的增長,極大見證我們濕地生態功能越來越好。我們將大力發展研學游,同時也讓更多的人了解黑龍江的濕地,尊重自然、熱愛自然、了解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