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智慧農業再上新|田間『把脈』 壟上『讀心』——大地上的智慧『魔法』
2024-08-06 10:29:54 來源:新華社哈爾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盛夏時節,在北大荒集團克山農場有限公司第五管理區的農田裡,一盞佇立在地頭的燈發出紫光,在黑夜裡分外顯眼。不時有昆蟲在周圍飛舞,飛著飛著便被誘捕進這盞燈的『肚子』裡。

  『這可不是普通的捕蟲燈,而是一盞可以為作物「把脈看病」的蟲情測報燈。』北大荒集團克山農場有限公司農業發展部部長包東慶介紹,這盞蟲情測報燈內部配備了先進的自動識別系統,它不僅可以自動識別害蟲,還可以把害蟲的種類和數量等信息通過網絡傳輸到農場的智慧服務系統後臺,系統後臺會自動判定蟲情,預防蟲害。

  『和傳統監測手段相比,既方便,又精准。』包東慶說,傳統方式監測蟲情要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精准性和及時性也落後很多,蟲情測報燈可以24小時連續工作,並在第一時間發現蟲害苗頭,將其扼殺在萌芽階段。

  近年來,在北大荒集團,一項項智慧農業『黑科技』被應用到生產中,助推農業昇級,保障糧食安全。

  在北大荒集團趙光農場有限公司,一架搭載了光譜成像設備的無人機在農田上空往復飛行的同時,工作人員郝思文在大屏幕前就可以查看田間實況影像。只見他輕點鼠標,田裡的作物長勢、病蟲害等信息便全部生成在一張圖上。

  『在地圖上打幾個點,無人機就能按照規定時間自動起飛。』郝思文介紹,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會自動采集田間光譜數據,回傳後臺後,再結合大數據模型就可以實現對土地旱澇、作物長勢等情況的推演。『不用直接接觸作物,就能掌握作物狀況,實現對農情的精准「診斷」。』郝思文說,這套智慧農業系統還能根據這些數據自動生成植保『處方』,降低不確定風險,助力豐產豐收。

  在黑龍江墾區,智慧農業技術被應用到了方方面面。在位於三江平原上的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水田地塊裡,一臺葉齡智能診斷儀被安裝在田埂上,一根伸長的金屬臂將攝像頭伸入田間。

  『現在不用下地,通過手機App就能掌握水稻葉齡情況。』七星分公司農業生產部部長石岩拿出手機邊演示邊說,葉齡智能診斷儀通過攝像頭視頻監測和數字計算,能智能化識別水稻葉齡,從而更精准掌握水稻的各類生長指標。『圖像數據和各項參數通過網絡實時傳輸到種植戶手機上,不僅識別精准,查看也更方便』。

責任編輯:宋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