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龍小安講安全 | 警惕!被AI『偷』走的聲音
2024-08-06 10:29:54 來源:鹽城網警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俗話說『眼見為實』,但是在AI時代,眼見也不一定是真相!一些別有用心的詐騙分子利用AI『換臉』『擬聲』技術實施詐騙,已然成為一種新型騙局。一個『聲音很熟的電話』,一段『貌似熟人的視頻』,都可能是詐騙分子的套路。

  『我是xx,這是我的新號碼』『我的手機掉了,我用同事的手機給你發的消息』……

  等等!遇到這種事,首先應該確認對方身份!

  案件回顧

  近日,家住鹽城的劉阿姨接到了其『小妹』的電話,『姐,我最近有點急事兒,能不能借點錢……』來電顯示的是小妹,聲音聽起來也很相似,因此,劉阿姨對『小妹』的話深信不疑,立即向『小妹』提供的賬戶轉去了5000塊錢……

  城北派出所,接到反詐中心預警,劉阿姨疑似接到了詐騙電話,民警立即電話聯系劉阿姨,並上門進行勸阻。

  『阿姨,近期有沒有人提出要您轉賬?』『有的,我的小妹。』『您確認過她的身份了嗎?』會面後,民警立即和劉阿姨了解情況,得知轉賬並未成功後,這纔舒了一口氣。

  『阿姨,這賬戶肯定是有問題的,您和小妹聯系一下呢。』

  『姐,我沒打電話和你借錢啊。』與小妹視頻聯系後,劉阿姨這纔意識到自己遇到了詐騙。

  回過神來的劉阿姨問民警,『當時我接電話裡面的聲音就是我小妹的聲音啊!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是詐騙分子利用技術手段實施的AI擬聲電信詐騙。

  什麼是『AI詐騙』?

  『AI詐騙』是指詐騙分子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模仿、偽造他人的聲音、面容等信息,制作虛假圖像、音頻、視頻,仿冒他人身份進行欺騙、敲詐、勒索等犯罪活動。

  現實案例中,詐騙分子通過AI技術偽裝受騙者親人、領導同事的面容與聲音,冒充這些人員身份行騙。由於偽裝的面容表情自然、聲音逼真,受害者往往不會產生懷疑,察覺不出異樣,從而上當受騙。

  面對這種新型『AI詐騙』

  如何纔能防范?

  1.多重驗證,確認身份

  在涉及金錢、財產等重要事項時,可要求對方提供更多證據,進行更多交流,尤其涉及『朋友』『領導』等熟人要求轉賬、匯款的,務必通過電話、見面等途徑核實確認,不要未經核實隨意轉賬匯款。

  2.保護個人信息,謹慎分享

  AI詐騙是隱私信息泄露與詐騙陷阱的結合,因此,要加強對個人隱私的保護,不輕易提供人臉、指紋等個人生物信息給他人,不過度公開或分享動圖、視頻等。不管是在互聯網還是社交軟件上,盡量避免過多地泄露自己的信息,以免被騙子『精准圍獵』。

  3.提高安全意識,確保各類賬號安全

  避免在不可信的網絡平臺上下載未知來源的應用程序,不打開來路不明的郵件附件,不點陌生鏈接,不隨便添加陌生好友,防止手機、電腦中病毒,以及微信、QQ等被盜號。

  防騙招數千萬條,核實身份第一條,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強防范意識,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責任編輯:宋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