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程淑榮 |
東北網4月日電 題:讓亡者美麗地離開—記鶴崗市第一殯儀館美容師程淑榮
記者 杜麗華
『其實我沒做什麼,不用報道我。』這是鶴崗市第一殯儀館美容師程淑榮對記者說的第一句話。程淑榮漲紅著臉,低著頭,搓著手。
程淑榮高中畢業後在先後在農場知青點、農場衛生院工作過,在省民政煤礦當過保健醫生,1994年調到了鶴崗市殯儀館。起初她從事後勤工作,後來由於工作需要調到火化間。
程淑榮說,『來到火化間工作的第一天,老師傅手把手帶我做了第一具屍體美容,當時也沒覺得特別害怕,第二天自己一個人面對就不行了。看著那個亡者滿臉血跡,覺得心跳得厲害,只想掉頭就跑,但這是我的工作,咬咬牙,我最後還是硬著頭皮完成了美容。』
6年來,經過程淑榮親手整容的屍體有2萬多具,平均每天至少處理10具屍體。『這就是個良心活兒,在火化間那特殊的地點和時刻,沒有人會評價美容師的技術高低。這也是對亡者和亡者親朋的一份尊重,是美容師的一份責任。』程淑榮深有感觸地說。
程淑榮深知為逝者整容與普通的美容不一樣,再現的不是一種誇張的美,而是為了讓逝者的親屬感到心裡舒服。於是,她從心理方面了解不同人的狀態,盡量恢復逝者生前最平靜的一面。由於火化間工作的特殊性,冬天凍得人伸不出手來,她穿著厚重的棉衣,認認真真地為逝者整容。
憑著多年的工作經驗,程淑榮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一看到逝者的面容,她就基本上能確定死亡原因,然後迅速為逝者提供合適的整容類別。對於因車禍等非正常死亡的逝者,為了親朋一點安慰,程淑榮總是盡量讓逝者恢復正常容貌,對一些無法彌補的小缺憾,她也總是盡量遮掩。特別是礦山公亡的逝者,面部血水與煤渣凝結在一起,很難整理。程淑榮總是盡量仔細地為這些逝者加以清洗。夏日,火化間裡氣溫很高,屍體氣味嗆得人喘不過氣來,戴上口罩也不管用,可程淑榮總是做到自己滿意後纔離開,使在外面等候的家屬非常感動。在人們悲痛欲絕的時候,很少有人能對程淑榮說上幾句感激的話。可程淑榮卻從家屬微微的點頭中,感到了欣慰。
工作中經常碰到亡者家屬因過度悲傷而暈倒,程淑榮就常常在身上自備一些急救藥品,關鍵時刻利用自己所掌握的醫藥特長解燃眉之急。2004年末,一亡者家屬心髒病突發,倒地抽搐不止。程淑榮立即將他抬到沙發上,平臥,掐其人中,將速心救心丸塞到他的舌下,不一會兒患者就蘇醒了。事後,這位患者幾次要宴請程淑榮,都被她謝絕了。
就因為程淑榮從事的工作,生活中不少親友都遠離了她,為此,程淑榮感到心裡很不是滋味。她說,『生活中很多人都瞧不起這樣的工作,但想到能讓亡者美麗地離去,我就覺得我的工作也是崇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