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5月30日電 臨近中高考,一些將要參加考試的女生被『考前綜合征』困擾,想避開月經期服用避孕藥。有關醫生針對這種現象指出,吃避孕藥等激素類藥物強制推遲月經期的方法,會造成女孩子內分泌失調,帶來許多不良後果。
據一名哈爾濱市重點中學高三的女生說,班裡有女同學傳說吃避孕藥能緩解壓力,月經期也會推遲,很快有十幾個女生分別吃了避孕藥。一家醫院的婦產科醫生說,確有些參加高考的女生擔心月經期與高考『撞車』,到醫院請求醫生幫助『調整』。一名醫院婦產科醫生告訴記者,個別女生在月經期有情緒波動、心理緊張及痛經等癥狀,適當進行調整是可以的。但大部分女生月經期沒有不適癥狀,或月經期不在考試這幾天,她們為保險也要求強制推遲月經期是不應該的。因為靠吃避孕藥等激素類藥物強制推遲月經期,會造成內分泌失調,導致月經不調甚至閉經,嚴重的可能終生不育。
據了解,一些臨考的學生有焦慮、抑郁、狂躁、恐懼的感覺,有的還出現精神方面的疾病。市民張女士說,她的女兒今年初中四年級考高中,近一個月孩子時常感到肚子痛、頭痛,神情焦躁坐立不安。到醫院檢查沒查出任何生理病癥,心理醫生診斷為『考前綜合征』。近來,各醫院心理門診的中學生患者明顯增多,佔這類患者的一半。其中許多學生都有精神極度焦慮、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甚至出現發燒、頭暈、出虛汗等各種不良生理反應,醫生說這些都是『考前綜合征』的表現。另外有些學生進考場手發抖、眼發黑甚至大腦一片空白或暫時失聰,還有人進考場就發燒或肚子痛,精力無法集中,這些現象也是因為考生過度焦慮,致使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造成的。部分女學生選擇使用避孕藥強制推遲月經期的做法,是一種心理異常現象。
據接待這些學生的醫生介紹,這些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多是成績優異的好學生。由於家長和老師對他們的期望值高,對他們成績的波動過分注意,嚴格要求只許上昇不許下降,他們除了睡覺吃飯其餘時間都放在書本上,每天至少學習12個小時,有的自開學以來沒上過街逛過公園。這些孩子難以承受這種過分壓力,出現異常心理現象。
專家提議,家長在這個時候應該告訴孩子以平常心面對考試,考前要保證孩子有充足睡眠時間,幫助孩子調整考前狀態,抽時間陪孩子聽音樂散步,實在無法調整心理狀態的要及時向心理醫生求助,盡量不要服藥調整生理心理上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