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6月3日電 5月28日,在慶安鄉農民魏永貴的稻田裡,大部分秧苗正在返青的時候,有幾個池子的秧苗已分?3至4個。魏永貴說,分?的秧苗是向『鄉裡』買的,共花了132元,插了2畝地,按去年王振生家的產量計算,至少增產800斤,扣去成本增收508元,鄉裡創辦的這樣的育苗『公司』為我們增加收入,農民歡迎。
2003年,豐收鄉試驗水稻『兩段式』育秧新技術。2004年農民王振生『兩段式』育秧每公項產量1.1萬公斤,比普通種法高3500公斤,增收2800元。『兩段式』育秧要求3月10日左右水稻在溫室內播種,經一個月生長後,4月10日左右移栽到大棚中,再生長一個月左右插秧。一般一個350平米的溫室可育300畝的插秧苗。由於溫室育秧技術要求高,一家建一個溫室又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豐收鄉決定由20名鄉農牧業技術綜合服務中人員,每人入股1500元成立了鄉農技服務股份聯合體,實行自我經營、自負盈虧、按股分紅,今年負責溫室育秧向農民出售。
慶安縣委常委、豐收鄉黨委書記稱,『聯合體』既解決了鄉乾部無事可做,收入低,無錢可掙的問題,又解決了現在農村一家一戶做不了,很多農民做不好的事情,通過它把農技人員和農民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實現了資源的優化設置,也為今後分流鄉鎮富餘人員提供一條思路。
在豐收鄉豐盛村鄉農技服務聯合體建設的溫室內,我們看到育秧的溫室現正在生長著花苗。鄉農牧業技術綜合服務人中心主任尚喜軍介紹說,今年初,他們20天便建起了溫室大棚,現在算起總投入4萬元,所育秧苗下種前全部簽了訂單。這個溫室一年下來純收入3萬元沒問題,今年人均可分紅到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