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抗聯戰斗遺址老錢櫃紀念碑 |
東北網哈爾濱7月6日電在伊春市上甘嶺區,廣為流傳著一個『李兆麟智取老錢櫃』的故事。6月19日,『勝利之旅』報道組來到故事的發生地———伊春市上甘嶺區平川村。
在青山綠樹的掩映下,一座為紀念『老錢櫃戰斗』而立的白色紀念碑筆直地伸向天空。紀念碑下,報道組成員聆聽了一段以弱勝強的精彩故事:『老錢櫃』是伐木場把頭為工人開支放糧的地方,位於小興安嶺腹地,湯旺河中游。1935年10月,日寇在此建立了偽湯原山林警察大隊,將100多人編成3個中隊,分別駐守岔巴氣(金山屯)、老錢櫃和湯原隊部。這支武裝是抗聯建立後方根據地的一大障礙。1936年2月,趙尚志將軍在行軍途中寫信給當時任三、六軍聯合辦事處主任的李兆麟,要他想盡一切辦法,拔掉這根『硬釘子』。經過徹夜思考,李兆麟集中大家意見,制定了『奔襲智取』的作戰方案。
1936年3月19日下午,李兆麟率隊80餘人,從浩良河東山出發,行軍三晝夜,乘敵人熟睡之機,奇襲岔巴氣,又連夜智取老錢櫃,之後一舉端掉了森山指揮官官邸。這一仗擊斃了7名日軍,俘虜100多偽軍,繳獲長短槍械100多支、輕機槍1挺、子彈上萬發,電臺一部,還有大量的米面等物資。
老錢櫃的勝利,使湯旺河溝裡完全置於我軍的控制下,並很快形成了後方根據地。
69年過去了,重提這段歷史,當地人依然掩飾不住內心的自豪。上甘嶺區委宣傳部副部長肖國文說:『每次經過這裡,我都禁不住仰視紀念碑,深深地敬佩那些為國捐軀的將士。』
遺憾的是,這場著名戰斗的見證人都已經不在了。上甘嶺區檔案局局長徐亞珍介紹說,2002年,上甘嶺區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馬駿曾挨家挨戶地尋訪當年的親歷者、知情人和遺屬,但一個人都沒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