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7月11日電 最近一年,全國的一些地方政府紛紛出臺『強制』公務員帶薪休假制度,希望借此改善公務員的身體狀況,提高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黑龍江省政府也轉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然而,近日記者走訪一些機關事業單位得知:帶薪休假制度遭遇尷尬,執行起來羞答答。
據一名省政府的工作人員表示,很早就得到了帶薪休假的通知,但是沒有真正休過。首先是部門領導自己根本不休假。領導不休假,下面的人怎麼好意思休假呢?再說,大家平時工作都很忙,自己休個十天半個月,工作交給誰乾?
在哈市某事業單位擔任部門主任的李先生說,他1989年參加工作,從知道國家有這個通知起,一次年假也沒休過,他說原因很簡單,單位安排工作日程時就沒給你安排休假的時間,當然也就談不上休假了。單位有一年給沒休假的職工發200元作為補助,後來就沒有了。也有一些機關單位怕有輿論壓力,不敢貫徹執行休假制度。
一些機關工作人員認為,制定這個制度也是出於好心,他們很支持,但公務員是一個比較引人關注的群體,出臺這個制度,難免會讓人想到社會公平問題,怕引起人民群眾的非議。畢竟還有很多下崗工人的生活水平還很差,社會上對公務員的認識還存在一定誤解,認為公務員工作比較輕閑,卻可以帶薪休假,有失公平,因而造成部分機關單位對帶薪休假存在顧慮,使得國家正大光明地提出公務員帶薪休假制度,而一些機關單位在執行時卻羞羞答答。
一些社會學者表示,休息時好好休息,工作時盡心工作,休假制度帶給人們新的時間與效率觀念,不失為一項成本低、收益高的政府改革舉措。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公務員休假開始看公眾的臉色,這也是一個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