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15日電
東北三省是我國的大糧倉,加快農業發展對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解決三農和就業問題意義重大。農村是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廣闊腹地,振興東北農業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實現東北地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然選擇。
東北三省是我國最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糧食商品量最高曾佔全國的近40%。東北地區的糧食商品率、商品量、人均佔有量和調出量長期排在全國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糧倉』。然而,長期以來,東北地區偏重型的工業結構、初級型的農業結構,以及工農、城鄉之間的『雙二元』結構,造成了工農業關聯度的降低和互動機制的缺失。
東北振興是東北整個區域的振興,不僅包括『老工業』基地,也包括『老農業』基地。東北地區具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和農產品規模優勢,但是傳統農業的規模優勢弱化,致使農業產業化與社會化的進程緩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缺乏動力支橕,東北地區因此成為全國『三農』問題最為突出的地區之一。
近年來,國家向農業和農業產業化傾斜的政策接二連三地推出,免征農業稅、糧食直補、對產糧大縣補貼、農業保險等政策的陸續出臺,更為東北三省的農業振興補充了強勁的動力。吉林省在國家免征農業稅的同時,今年另拿出糧食風險金18.5億元用於直補農民。從今年起,中央財政對產糧大縣實施獎勵政策,黑龍江省共有70個縣(市、區)納入這次獎勵范圍,獲得獎勵資金超過7億元,成為全國受益最大的省份。這些措施為東北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東北熟,天下足』,東北農業舉足輕重。在推進東北振興的進程中,農業的基礎地位絕不能削弱,農產品資源的優勢絕不能丟。只有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把農業優勢變成工業優勢。纔能逐步形成工業、農業和第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東北經濟新格局,纔能真正實現老工業基地的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