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勞工李廣文講述日本鬼子的殘忍。
目前省內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勞工墳』。
東北網8月3日電 在東寧縣大肚川鎮老城子溝村東北1.5公裡處的山崗上,整齊地排列著一千多個大小墳包,這些墳沒有墓碑,沒有棺木,只被淺淺地覆蓋了40厘米左右的黑土,這就是目前省內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勞工墳』。
近日,『勝利之旅』報道組驅車來到了這裡。
勞工墳坐落在兩山之間一段較為平坦的地段上,東側是一片耕地,西側是一條日偽時期修築的寬約兩米的戰壕,南、北兩側是人造松樹林。經過六十多年的風吹雨淋和開荒放牧,有些墳包已漸漸被削平,輪廓模糊,但仍有500多個墳包清晰可辨。1999年1月,省政府將這裡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立碑說明。
為我們引路的東寧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王璽陽介紹說:『1994年9月,東北烈士紀念館和省考古研究所對勞工墳進行過挖掘,出土18具勞工屍骨,有仰臥的、有側臥的、有俯臥的、有蜷腿的,其中四具屍骨的小腿被齊刷刷斷掉。據當年的勞工證實,這是逃跑的勞工被抓回去用鋸給鋸斷的,也有凍傷後被截肢的。專家從牙齒上分析,這些勞工的年齡都在35歲以下。在所有被挖掘的墳中,僅發現了偽滿一角面值的硬幣三枚,一個鐵頂針和幾枚衣扣。從這些情況可以判斷,當年的勞工從平時生活到死亡是極其悲慘的。』
隨後,記者找到了位於三岔口鎮幸福村的幸存勞工李廣文的家。今年83歲的李廣文老人回憶說:『我15歲那年,曾經在要塞外圍的馬車隊裡當勞工,主要是給各山頭上的陣地送給養。當時我們隊裡有個老石頭(姓石的勞工),會說幾句蘇聯話。有一次鬼子抓了個蘇聯兵,他去當翻譯,事後鬼子問他,在蘇聯呆過幾年?他說年頭不少了。鬼子二話不說,就把他扔到狼狗圈裡。那裡有幾十只狼狗啊,一會兒就把人吃沒了。』
老人哽咽著說:『我們這些人還算是好的,最苦的是那些修築要塞的人,他們沒日沒夜地乾,一頓飯就給兩個小窩窩頭,餓得直打晃。有不少勞工穿著麻袋片子和洋灰袋子,死後也沒人理。那些戰俘勞工就更慘了,乾活的時候在四周插著小旗,日本兵在外面架槍看守,誰出線就開槍打死,稍有反抗的就被扔到狼狗圈裡……』
據不完全統計,二戰時期日本關東軍先後征用了17萬勞工修築東寧要塞,除極少數生還外,絕大多數都被殘害致死集中埋葬。
東寧勞工墳是日本侵略者奴役殘害中國勞工的一個縮影,而埋葬在這裡的,只是修築老城子溝一帶淺表性軍用設施和為日軍提供後方軍需的勞工,那些在深山密林中修築秘密軍事工事後被血腥屠殺的大批勞工葬身何處?至今還是縈繞在人們心頭的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