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勝利之旅』探訪兩要塞虎頭:消滅日軍殘兵的最後激戰
2005-08-10 10:00:3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雪梅 楊寧舒 蔣國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8日電? 『勝利之旅』報道組來到被譽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激戰地『虎頭之戰』的發生地———虎頭。

  一邊是靜靜流淌著的烏蘇裡江,一邊是低緩而植被茂密的七虎林山。60年前的那場戰爭讓幽靜而優美的虎頭小鎮名揚於世。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

  8月9日零時左右,蘇聯遠東第一方面軍第35集團軍對虎頭日軍發起迅猛的炮擊,並強渡烏蘇裡江。至2時虎頭邊境線已被蘇軍控制。聽到炮擊的日軍撤到要塞內還擊。此時,蘇日雙方炮火劃破了虎頭地區的夜空,往復進行了疾風式射擊。日軍重炮對蘇重要軍事、交通設施轟炸也十分火爆。蘇空軍派49架伊爾4轟炸機,在50架殲擊機掩護下,對虎頭要塞日軍炮兵各中隊進行2個小時轟炸,並切斷虎頭至內地的鐵路和公路。

  8月10日,蘇35集團軍向縱深推進,為攻佔虎頭鎮和碼頭發起5次衝鋒,雙方展開殊死搏斗,虎北山陣地爭奪尤為激烈,兩天之內,陣地九次易手,最後攻下虎頭鎮及碼頭。

  8月12日,蘇軍又發起第二次總攻。空陸呼應,以優勢兵力和火力對日軍火炮陣地及要塞設施進行毀滅性破壞,其中陸軍在坦克的掩護下,進入日軍陣地與其展開白刃戰,雙方死傷慘重。

  8月12日以後三天裡,戰斗越發激烈,晝夜不停的炮火,使虎頭戰區的天空都被炸得昏天黑地,白天也像傍晚。

  8月19日,蘇軍再次從兩翼向日軍陣地發起總攻,經過一天激烈戰斗,虎頭要塞各制高點均被蘇軍攻佔,日軍已無險可守,實力也消耗殆盡,轉入地下負隅頑抗。19日,蘇軍攻佔了日軍守備隊本部。

  8月26日下午3時左右,虎頭要塞的最後一伙隱藏洞裡的殘兵被殲。

  至此,蘇日在虎頭激戰17天,日軍被殲約1378人,53人被俘,加上收容在要塞內的日軍家屬、虎頭日本職員、開拓團移民,共計死亡人數2000餘人。為解放虎頭,蘇軍傷亡人數2000餘人,其中493名蘇軍將士獻出了生命。虎頭之戰其激烈殘酷程度在世界戰爭史上也很罕見。

  60年前的這場戰役,在抗戰歷史研究專家眼中,意義非同尋常,虎頭要塞遺址被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激戰地』。

  在侵華日軍虎頭要塞遺址博物館,一進門迎面就是一幅大字:『虎頭要塞遺址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鐵證,也是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戰爭及所犯戰爭罪行的縮影,更是中國人民及世界人民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戰爭的縮影。』博物館內一幅幅硝煙彌漫的戰場、殘垣斷壁的城鎮、顛沛流離的難民照片無不印證著這句話。

  被蘇軍俘獲的虎頭要塞巨炮。(資料來源:侵華日軍虎頭要塞遺址博物館)

  虎頭要塞主陣地的猛虎山頂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紀念碑』。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