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食品安全要實行全程監管 全國工商系統食品安全座談會在哈召開
2005-08-24 01:19:27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4日電 為期兩天的全國工商系統食品安全工作座談會今日在哈市召開,來自全國各地工商系統的與會人員總結了前一階段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經驗,提出從食品質量的市場准入、交易和退出實行全程監管。

  會上提出,各級工商部門要把食品質量監管作為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的關鍵環節來抓,從食品質量的市場准入、交易和退出實行全程監管,依法查處銷售不合格食品及其他質量違法行為,特別是要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行為。

  據生活報報道稱,省工商局在會上介紹了我省專項整治食品安全工作的情況。近年來,我省對奶粉市場、兒童食品市場、夏秋時令食品市場進行清查,並加大了邊境口岸進口食品專項整治力度。去年以來,全省各級工商系統取締無照經營食品業戶2282戶,取締食品黑加工點164個,查處食品安全案件4371起,案值1102萬元,收繳罰沒款512.11萬元,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864萬元,有效淨化了食品市場環境。

  哈市政協委員粱志強日前向有關部門遞交了《強化政府市場監管能力,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建議,認為哈市的食品安全存在三方面主要問題:食品生產經營者法律意識淡薄;食品市場監管機構重疊,手段軟弱,打擊力度不夠;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重視不夠,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對此問題,粱志強委員提出了強化政府市場監管能力,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六條建議。同時,這份建議也引起了十幾位政協委員的關注,19日,記者和其中的三位委員邁出了『走市場』的第一步。本報將用一周的時間同委員們一起『走市場』,關注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安全問題,也歡迎讀者參與此行動,及時向記者反映問題。

  近日,齊齊哈爾市包裝辦、環保、工商執法人員在市內大型早市檢查發現,有毒食品塑料袋在市場上的流通比例竟高達六成——有毒塑料袋肆虐食品市場

  用塑料袋直接裝食物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在早市上、大小超市裡隨處可見商家將油條、饅頭等食品裝進塑料袋內銷售。令人震驚的是,不少用來裝食品的塑料袋竟是用非食品用塑料加工而成的,含有大量毒素。毒塑料袋無處不在

  19日,記者與哈市政協委員、市民建會員粱志強、鮑功民、王述強在哈市道裡、南崗、道外幾處菜市場、農貿市場、早市看到,用有異味、有顏色的塑料袋裝食品的大有人在。

  在道裡、道外的江邊早市,一些業主將剛出鍋的油條、豆漿等食品裝進很薄的塑料袋出售。記者發現用過的塑料袋大多變了形,散發著淡淡的異味。在道裡菜市場地下市場,各攤床前都掛著成沓的塑料袋,生肉、鮮蝦、豆制品統統裝在裡邊。再生原料制造『問題袋』

  道外區南和街是哈市最大的塑料袋批發市場,經營塑料袋生意的店家不下三四十家。據幾位商家介紹,這裡銷售的塑料袋共有三種,原料、半原料和再生料的。原料的沒有味,可以裝食品,三四分錢一個;半原料和再生料的都有異味,但價格便宜,2分錢左右。

  在一家店鋪裡,女老板向記者一行談了許多有關塑料袋的內幕。她說:『批發市場裡的塑料袋主要來自本市一些小作坊和南方廠家,他們一般在半原料塑料袋裡增加一些化學成份後,味就沒了,實際還是有毒的,但一般檢查很難發現。』藏毒塑料袋危害人體健康

  據哈市環保局專家介紹,日常生活使用的塑料袋原料,主要分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幾種。其中,聚乙烯、聚丙烯是安全的塑料,可用來盛裝食品。而多數聚氯乙烯塑料袋有毒,不能包裝食品。塑料穩定劑中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鉛,也有毒性,一旦進入人體就會造成積蓄性鉛中毒。

  環保人士透露,目前市場上銷售和使用的超薄塑料袋(厚度在0.025毫米以下),絕大多數是一些小型企業或家庭作坊生產的,裡面的再生塑料含有嚴重超標的致癌物。如果用有毒袋盛裝含油、含酒精類食品或溫度超過50℃的食品,袋中的鉛就會融入食品中,長期食用,人體攝入的毒素就會增多。

責任編輯:連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