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8日電 2000年7月,全省啟動了城市『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2004年11月,實施了第二輪解困工程,5年來,1.6萬多個幫扶主體單位的34.1萬名黨員領導乾部和社會各界人士與31.2萬名特困職工結成幫扶對子,共籌集資金6.9億元,啟動扶貧項目15.9萬個,安置就業29.2萬人,通過技術扶持、制定優惠政策和送溫暖活動等一系列幫扶政策,使22.3萬特困職工實現了脫貧,脫貧率達71.47%。
目前,黑龍江省各幫扶單位把立項和啟動項目作為『一幫一』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不同形式,運用不同載體,加大項目啟動工作力度。哈爾濱市開展了『啟動幫扶項目月』活動,結對雙方共同研究落實啟動幫扶項目,幫扶乾部積極協調為困難職工提供資金、再就業信息、技術等,做到被幫扶困難職工人人有勞動崗位、月月有勞動收入。
各級幫扶主體單位把『扶技』作為扶貧的關鍵環節,從根本上增強困難職工的脫貧解困能力。針對特困職工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素質偏低,缺乏一定勞動技能和再就業競爭力的現狀,根據市場需求,廣泛開展了勞動技能培訓工作。佳木斯市組織各幫扶單位創建了創業孵化基地,組織經過培訓的人員到孵化基地實踐學習。目前全市經過培訓的353名創業人員,分批到孵化基地進行了孵化。
為了及時解決城市特困職工存在的就業難、就醫難、住房難、子女上學難等基本生活問題,城市『一幫一』扶貧解困工作先從解決燃眉之急入手。大慶市由工會牽頭成立了『大慶中學愛心基金會』,先後兩次捐款2萬餘元,幫助50名在校特困學生完成學業。
在第二輪城市『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中,各市地幫扶中心一方面積極幫助特困職工謀劃、尋找脫貧致富出路,另一方面制定優惠政策,為特困職工開發脫貧項目創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鶴崗市『一幫一』辦公室會同工商等部門聯合下發了《鶴崗市城市『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優惠政策》,讓政策惠及每一名特困職工。佳木斯、雞西、大慶、雙鴨山、黑河等市地也相繼出臺了優惠政策,為下崗失業特困職工從事個體經營、項目開發、上崗就業、就醫以及子女上學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