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企業年金——第二道社保護身符 解讀企業年金試行辦法
2005-11-03 09:05:3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林樂君 馬雲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3日電 在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相繼頒布《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和《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資格認定暫行辦法》後,我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黑龍江銀監局、黑龍江證監局、黑龍江保監局等六部門醞釀很久的的企業年金實施細則———《關於貫徹落實〈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和〈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有關問題的意見》隨即出臺。這標志著黑龍江省企業年金運行規則正式確立。

  被叫做『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企業年金,是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願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在千呼萬喚之後終於走到普通職工面前。

  基本養老保險金夠用嗎?

  『以後不能指望小孩養老了,退休金只夠基本生活,不能不為大病小災做點准備啊。』今年剛剛38歲的李先生對自己的退休生活很是懮慮。李先生說,就目前參保的基本養老保險,自己60歲退休後的收入與當時職工工資會有一定的差距。

  『廣覆蓋、低保障』是我國目前重點發展的基本養老保險的特點。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養老保險處副處長趙志剛解釋,按制度設計模式,基本養老金目標替代率,也就是退休後收入佔退休前收入的比例應為60%左右,纔能維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就目前看,基本養老保險的收入替代率不足60%,要保持退休前的生活質量,僅靠基本養老保險是不夠的,這中間的差距就要靠補充養老保險來填補。因此,將來職工退休應當由多層次的養老保險制度所產生。除基本養老保險之外,還要企業年金、個人儲蓄養老保險等多種補充養老保險。現階段政府部門重點建設的是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其目的就在於要讓職工在退休後擁有更多保障。

  企業年金是企業發展的保障

  作為目前只是少數人享受的『福利』,企業年金讓廣大職工期盼不已。而對於效益好的企業而言,企業年金對其長遠發展可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隨著我國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完善,人纔競爭將越來越激烈,企業要增強凝聚力和自主創新能力,不僅要靠在職期間的豐厚報酬吸引人,還要通過建立長效機制留住人。企業的意願與企業年金制度內容『門當戶對』,可謂『一拍即合』。因此省外不少企業已經把年金制度作為一種獎勵,根據員工對企業貢獻的大小,每個人繳納年金標准不同,而每個人的標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公司總體效益、個人表現,不斷調整。

  『高薪不如高保障,良好的福利規劃更能體現企業對員工的關懷。』一位公司老總這樣理解企業年金制。

  據介紹,國家政策支持、企業自主建立、市場運營管理、政府行政監督是企業年金制度的特點。通過建立企業年金制度,既可以體現不同企業之間經濟效益的差異,又可以體現不同勞動者之間貢獻不用、待遇不同的差別,更好地發揮激勵作用,調動員工為企業發展多做貢獻的積極性。

  據了解,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同,企業在年金計劃方面有更多自主權。年金不但能成為企業留住人纔的『王牌』,更能激發每個員工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企業經營發展和職工利益被年金捆在一起,有利於提昇職工的工作效率和企業凝聚力。

  全面覆蓋道路漫長

  據了解,目前我省正在積極推進企業年金制度。而阻礙更多職工繳納、享受『第二養老金』的,主要還是企業經營者的觀念、態度。

  據省勞動保障廳養老保險處負責同志介紹,目前一些企業為節約用工成本,連基本養老保險費都逃避,或是不按職工實際收入,而是按政府部門公布的基數下限繳納。沒有長遠發展眼光,企業經營者根本不會考慮企業年金。而對於效益還不太好的企業來說,基本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已經是較重的負擔,短時間內企業沒有能力建立『第二支柱養老金』計劃。企業年金有利於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退休人員的生活水平,但要全面覆蓋,道路還很漫長。

  據了解,我省已經出臺一些引導政策,促進越來越多的職工走進『第二支柱養老金』。據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秦玉德介紹,隨著我省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全面實施,市地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壓力將會逐步得到緩解。今年我省下大力氣將基本養老保險費率降低到22%%,這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企業的負擔,為企業開展年金制度留下了寶貴的空間。在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中,我省已經爭取了建立企業年金制度所需資金4%的稅前列支的優惠政策。因此企業年金制度在我省的實施具有一些有利條件。

  『第二支柱養老金』緩步出『深閨』

  近日,我省召開了企業年金制度推進會議,這意味著我省企業年金制度正式進入實質操作階段。

  8月2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正式確立了37家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據太平人壽保險公司黑龍江分公司副總經理張曉林透露,該公司已經被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認定了企業年金『受托人』和『投資管理人』兩項資質,並已經介入我省兩家效益比較好企業,正在與他們共同醞釀該企業的年金方案,近期將遞交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備案。

  據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養老保險處副處長趙志剛介紹,我省從1991年就已有不少企業為職工建立了補充養老金。但由於我省作為老工業基地,人口老齡化問題比較突出,贍養率較高,全國城鎮企業在職職工與離退休人員之比為3?1,而我省為2.5?1,這就決定了我省城鎮企業養老負擔較重,基本養老保險費率較高,很多企業在繳納了基本養老保險費之後甚至連基本養老保險統籌項目外的各項待遇都難以發放了,更談不上補充養老保險,因此,截至目前全省僅有1000多萬元補充養老保險基金。

  太平人壽保險公司黑龍江分公司副總經理張曉林說,雖然企業年金養老保險在我省剛剛實施,但連日來,每天都有『性急』的單位前來諮詢年金的政策和最新情況,反映出企業職工對『第二支柱養老金』的迫切期待。

  企業年金

  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礎上,自願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由企業和職工雙方按約定的比例共同繳納,企業繳費最高比率不超過8.3%。職工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可以從本人所在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一次或者定期領取相應的養老金,不得提前提取。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