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一個村支書的高懷——記七臺河市前山村黨支部書記劉東良
2006-01-05 14:40:37 來源:東北網  作者: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5日電 題:一個村支書的高尚情懷——記七臺河市前山村黨支部書記劉東良

  記者 高長利

  『乾部民主了,廉潔了,公正了,辦事就透明了,百姓就擁護你,黨支部也就有了戰斗力。』

  在前山村村委會顯要位置,掛著一塊金色獎牌——『全國先進基層黨支部』。這是劉東良和黨支部成員最珍惜的榮譽。

  全市優秀黨支部、全省『五個好』村黨支部、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多年來,前山村黨支部獲得的榮譽足以令人發出由衷的贊嘆。做出如此不平凡的成績,靠的是什麼?劉東良有自己的理論:『乾部民主了,廉潔了,公正了,辦事就透明了,百姓就擁護你,黨支部也就有了戰斗力。』

  劉東良當村官不搞獨斷,充分發揚民主。他說:『乾部也不是聖人,不是想啥、說啥都對。凡事得發揚民主,聽取不同意見,纔能克服和避免決斷錯誤。』這麼多年,凡是涉及全村發展的大事小情,他都先召開黨員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然後召開全體村民大會廣泛征求群眾意見。這樣的會議,每年至少召開十幾次。

  『順著好吃,橫著難咽。凡事得大家商量,取得大家支持與強行去做效果會截然不同。』也正因為如此,在前山村,只要黨支部號召的事,村民們沒有反對的。出義務工是件難辦的事,過去村裡出義務工拉砂石時常出現:當乾部的不出工,乾部的親屬不出工,百姓有意見,也不願意出工。劉東良明確要求:不管什麼任務,村乾部、黨員要行動在先,給群眾做出個榜樣。群眾情緒理順了,村廣播喇叭通知,村民們就積極行動起來。

  劉東良也常說:『百姓最擔心的是乾部不乾淨,咱們一定要做到帳目清清白白,百姓心裡纔痛痛快快。』

  在村辦公樓的左側有塊醒目的公示板,村裡的帳目,小到人員出差,大到工程款,條條列在上面。村民對村裡財務進行全程監督。有一年,村民舉報村木材加工廠的電費誤差很大,劉東良馬上派人核實,並將不合理問題進行糾正,在村民大會上對此事作了通報。還有一次,有位鄉領導拿來不符合規定核銷的一萬元票據,讓村裡『處理』,被劉東良當面拒絕。

  25年來,劉東良在村裡從不吃請,也不請吃。村裡的娶兒嫁女、人情往份,送他的禮都加倍返還回去,上區、市裡開會、辦事也沒報銷過一分錢差旅費,沒用村裡的錢下過一次館子,相反倒是把所有工資都搭了進去。鎮黨委書記於福君上任6年,只在前山村吃過一次飯。區裡一位宣傳乾部15年到過前山村有五六十次,也只在前山村吃過一頓便飯,人們戲稱劉東良是『小摳書記』。劉東良說:『村裡的錢都是群眾的血汗錢,有啥理由去糟蹋。』

  劉東良以行動贏得了前山村父老鄉親的信任。用老百姓的話說:『劉東良喊一嗓子好使,不是單一靠領導力量,而是靠他的人格力量,他說話辦事俺們信服。』

  『作為一名黨員,只為自己活著,那就太渺小了』

  已滿62歲的劉東良滿腦子想的是讓前山村更富裕、更文明、更靚麗。而死神卻一步步地向他逼近——2005年11月4日,經北京腹腔腫瘤醫院專家確診,劉東良右腎長了個惡性腫瘤。在生與死的抉擇面前,他不顧妻女的勸阻,不住院,不手術,硬是跑回他眷戀的前山村。

  回村前,劉東良回了趟河北老家探望84歲高齡的老母親。他是長子,19歲便當了家,在老人心裡很有分量。從劉東良支支吾吾的話語中,老母似乎察覺了什麼。她拉著兒子的手心疼地說:『兒啊,你要好好治病,我可指著你為我送終呢!』

  劉東良抑制不住心酸,淚水奪眶而出。

  這麼多年沒能好好伺候老母,已是不孝,這回他愧疚地伏在母親跟前,哽咽著道:『娘,村裡還有很多事呢,我明天就得回去,不能在這伺候您了,您要多保重身子骨啊!』

  第二天一大早,劉東良眼含熱淚跪在母親床前,深深地給老人磕了三個頭,毅然踏上了回村的列車。

  列車駛進山海關,駛進黑龍江,又駛進七臺河。劉東良坐在通往前山村的汽車裡,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不時地向車外望去。汽車拐過村北的山包,一座座白牆紅頂的二層小樓一下子映入眼簾,劉東良禁不住流下了熱淚。

  剛一停穩,車子就被村民們圍住了。大伙兒紛紛搶上去和他握手,關切地問:『劉書記,您的病咋樣了,沒事吧?』他一邊應著村民的問候,一邊喊著村長李興龍的名字道:『通知黨員和村乾部,明天開會……』

  聽說劉書記病的很重,好多村民都忍不住哭了。

  67歲的老孫頭把自家產的蜂蜜、蜂王漿、蜂膠抱來一大包。村民高雲特意跑到虎林自己開荒種地的地方,花一千多塊錢買來一棵老山參。他含著淚說:『劉書記,你是為我們大伙兒纔把身體累垮的。以往大伙兒都知道你不收禮,但這棵參你無論如何得收下,大伙兒都盼著你盡快好起來!』

  第二天,劉東良又和往常一樣,與黨員、村乾部研究起村裡的事來。

  病魔在侵蝕著他的身體,他每天僅靠從北京開回來的中藥保守治療,身體日漸消瘦,一個月就掉了20多斤。但隨著村裡一件件事有了著落,他的心裡卻越來越輕松了,精神頭也一天比一天好起來。

  一個多月來,每天和劉東良在一起工作的村長李興龍無時無刻不被感動著。他說,『劉書記為前山村的發展想的可周到了,要把它建成生態旅游村,前幾天派出的黨員、村民代表到北京房山縣考察剛回來,這不,又安排了一伙兒去興十四村考察了……』自1972年來到前山村,劉東良就對這片黑土地產生了濃濃的戀情。30多年過去了,他的根已經深深地植於這片沃土。2005年12月中旬,他拖著重病的身子和村裡的黨員、乾部一起,又描繪出前山村2010年發展規劃:要把前山村建成全省村域經濟發展最快、農民收入最高、農民居住條件最好、生活環境最優、和諧富裕文明的小康村……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