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2月6日電 一個父母眼中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孩子,很有可能是一個綜合素質較好的學生??今年秋季,沿襲多年的成績報告單和學期鑒定,將在哈爾濱市500餘所初中被『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書』所取代。這是記者在6日召開的哈爾濱市教育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哈爾濱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書』將逐步成為中招錄取的依據。
在《哈爾濱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中記者看到,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包括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學習態度與能力、交流合作與探索實踐、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5個內容,共分19個要素,48項關鍵表現。
記者注意到,一向被廣大家長重視的期中、期末或學業考試成績只是諸多關鍵表現中的一項。而以往與學生優秀與否似乎毫不相乾的是否有為他人和社會服務的行為、是否有過度、超前消費行為、是否善於與他人合作等均被列為評價內容。
長期以來,一份成績報告單、班主任寥寥幾行評語再加上各學科的成績,就是學生一個學期的全部寫照。而學生的學習、生活、成長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單一的評價並不能真實、客觀地加以反映。
為全面反映初中生的發展狀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哈爾濱市教育行政部門決定以學生的實際表現為依據,以學校評價為主體,以專業支橕與制度建設為保障,把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體差異相結合,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狀況,推進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
據了解,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采取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班級評價、小組評價的方法進行評價。其呈現形式包括等級評價和綜合評語兩部分。
為搞好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哈爾濱市還將建立配套的公示、舉報、申訴和誠信制度,並建立評價質量監控與完善機制和新的學生檔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