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7日電 在委員們提交的提案建議中,記者留意到關注民生尤其是弱勢群體的集體提案,既有現狀的調查,又有理性的思考,還有具體的實施措施,真可謂『民生』牽動委員心。
中低收入者有其屋
現象
近年來,哈爾濱市房產價格居高不下,可以說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已成為現階段群眾最關心,政府亟待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建議
民盟省委建議:首先,建立科學的購買者收入界定標准。其次,改變目前經濟適用房戶型標准偏高偏大等規劃不合理的現象,讓經濟適用房真正經濟。最後就是完善住房供應政策和分配政策、開闢資金渠道解決廉租房的匱乏。繼續出臺住房信貸鼓勵政策,比如完善住房保險政策,降低保險費率,明確保險賠付責任,減輕借款人負擔等;加快完善住房貸款擔保辦法,加強對擔保公司的業務規范和監督。通過稅收鼓勵政策鼓勵中低收入家庭購房,包括進一步降低住房交易環節稅費政策,加快開放住房二級市場,發揮存量住房在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中的作用,包括進一步簡化交易手續、降低交易門檻等。
社區公寓實現『老有所養』
現象
我省現有的養老院多在城市邊緣的郊區,許多老人因擔心住進這些養老院後,與家人相隔較遠,會感到孤獨,因而不願去。
建議
九三學社省委提出建設社區老年公寓的建議,將原有傳統的家庭養老方式向社區養老的社會化養老模式轉變。
第一,把社區老年公寓建設列入社區發展規劃,並作為建設文明小區考核內容之一,爭取使每個大的社區都有老年公寓。第二,老年公寓的建設資金可以采取多方籌集的方式,政府、企業與個人共建,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設施的建設。第三,利用閑置幼兒園、小學改造成老年公寓等養老服務設施。第四,對各類屬於福利性、非營利性的老年服務機構,政府應給予政策性支持。第五,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對養老服務工作人員進行必要的專業教育和職業培訓。
關注流動婦女生育健康
現象
流動育齡婦女多數來自農村,文化水平普遍在初中以下,生育健康知識極其匱乏。
她們的生殖健康狀況令人懮慮。
建議
民盟省委建議:一是政府支持社區盡快全面深入地開展以現居住地為主的對流動育齡婦女的計劃生育工作,確保流動育齡婦女享受到法律規定的免費生殖健康資料、避孕藥具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二是對流動育齡婦女相對集中的用工單位,如洗浴中心、賓館、飯店、歌廳等,在社區的監督下,盡快建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協會組織,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三是把流動人口盡快納入現居住地管理,實行人性化服務。社區可在流動人口中開展醫保試點,讓流動人口享受到安全、優質的生殖健康服務。四是加強生殖健康宣傳和定期健康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