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關於綏化前進機械廠政策性破產需省政府給予資金支持的建議
第117號
代表姓名:李國志、李增祥、王守志、孟憲武、邵方曉、高敬媛、范振傑、董浩、胡世英、於莎燕
代表團:綏化
承辦單位:省財政廳、勞動廳
一、前進機械廠概況
前進機械廠是1965年始建於通河縣山區的地方小三線軍工企業,主要生產五六式7.62毫米步槍子彈,隸屬於黑龍江省國防科工辦。1985年經省政府批准整體搬遷到綏化市,隸屬關系未變。1988年下放到綏化市,1992年又上劃省國防科工辦,1995年再次下放到綏化市(現北林區)。工廠位於綏化市前進路1號,廠區面積5.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現有生產設備169臺(套)有變電所一處,變壓器容量1420KVA,有自備水井兩口,200噸水塔一座,供水能力56噸川\時,有主鍋爐房一處,配置熱水鍋爐兩臺,全廠集中供熱。企業現有全民所有制職工1677人,其中在職職工1259人(全民固定職工559人,合同制職工700人):離退休職工418人,還有混崗集體職工145人,職工遺屬63人。
二、前進機械廠現狀
1996年4月份以來, 由於受國家『嚴打』政策的影響,企業主導產品獵槍彈被迫停產,導致企業職工下崗回家,至今沒有上班,工廠經濟一落千丈,債臺高築,難以維持下去,工廠被迫全部停產,報批破產。截止到2004年末,工廠帳面資產總額4336萬元,資產負債率206.6%,實際資產總額650萬元,資產負債率1 378%。工廠拖欠職工工資1,747萬元;到期沒有償還集資款本金和利息31萬元;欠職工家屬藥費120萬元;欠職工退休墊付養老金75萬元;欠職工遺屬生活費15萬元,欠取暖煤款120萬元,應付材料款近100萬元;欠銀行本金及利息4,366萬元;欠繳社保部門養老保險費1,453萬元。由於企業停產,長期拖欠職工工資,職工生活極度艱難,大部分職工老少三代同在一廠,舉借無門無力相顧,有些職工僅靠秋天撿玉米、黃豆、遛土豆維持生計;甚至有個別職工因衣食不保、治病沒錢,失去生活信心而上吊自謚、割腕、跳樓自殺。部分職工也因基本生活無法保證,多次進行集體上訪和越級上訪,圍攻省、市、區政府,造成了極壞影響,增加了社會不穩定因素。
面對前進機械廠的困難情況,北林區政府高度重視,不失時機地向省、市有關領導和部門反映工廠的情況,千方百計地想辦法籌措資金,為企業排懮解難,為企業離退休職工按月發放養老金每年200多萬元,並從爭取再就業解困資金中為下崗職工及遺屬按月借墊生活費及解決家屬居民冬季取暖每年240萬元(目前,北林區政府已經沒有這個經濟能力)。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工廠的問題,北林區各級部門和領導積極、努力地運作企業的破產工作,廣大職工也急切地期盼著工廠早破產快破產,政策性破產,早日有個說法,心裡有個平衡。
三、企業政策性破產批准情況
二00五年十二月十五日,全國企業兼並破產和職工再就業工作領導小組以[2005]2號文下發了《關於下達鄭州飛機設備公司等31戶企業破產項目的通知》,正式批准前進機械廠破產,黑龍江省企業兼並破產和職工再就業工作協調小組也以[2006)1號文把上述文件轉發到相關市縣。
四、破產所需資金情況
工廠破產預案當中所需資金6,288.2萬元(二00三年八月上報數字),主要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職工安置所需資金1,610.8萬元;
(二)償還職工費用所需資金1,988萬元;
(三)欠繳費用所需資金1670萬元;
(四)預繳費用所需資金1,029萬元;
(五)其它費用所需資金680萬元。
上述五項合計需要費用6977萬元(截止2005年10月末數字)
五、需要上級政府幫助解決的問題
前進機械廠破產,最主要的仍然是資金問題,沒有資金即使國家批准破產也無法實施,為此,我們懇請省人大提請有關部門,幫助工廠解決下列問題,一、請省政府幫助解決政策性破產資金缺口3500萬元;前進廠破產費用和職工安置費用需現金支出近4200萬元,企業資產全部變現700萬元,尚有資金缺口3500萬元需要幫助解決。二、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用轉移支付的辦法解決工廠欠繳和預繳的養老保險費2365萬元;三、由當地政府解決公共設施維修改造資金等421萬元,然後移交。以此來徹底解決前進機械廠的問題,使破產工作得以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