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0日電 臨近端午節,有關部門特別提醒市民:要改掉某些不良消費習慣和飲食習慣,確保吃得放心。
買粽子要看包裝
很多市民在端午節購買粽子時不大留意外包裝,其實這是不好的消費習慣。目前市場上的粽子、皮蛋等節日食品很多,但是經過衛生監督部門檢驗合格上市的產品卻不多,特別是農貿市場和一些生產條件差的手工作坊生產銷售的『三無』粽子,衛生質量令人擔懮。因此購買粽子時,沒有衛生合格證、廠名和廠址的『三無』產品,不要購買。
早飯夜宵不宜吃
消化內科醫生稱:粽子是糯米做的,本來就不容易消化,一大早就吃粽子,糯米停留在胃裡的時間更長,會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導致有慢性胃病、胃潰瘍的人發病。粽子從冰箱拿出來後,建議充分加熱,等它變軟後再吃。值得注意的是,臨睡前絕對不能把粽子當夜宵,否則晚上留在肚子裡不容易消化。
最好就著茶水吃
專家建議,吃粽子時最好能同時喝茶水,以幫助吞咽和消化;每次盡量少吃一點,建議選擇迷你粽子。同時,粽子也要吃得清淡一點。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選白米粽,別蘸糖,不要吃得太甜;有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建議不要吃肉粽、蛋黃粽,過於油膩以及脂肪、蛋白過高的粽子,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脹氣,使疾病急性發作。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