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2日電 6月21日,大慶市召開全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調查測算工作會議。今後,農村部分貧困農民將和城市貧困居民一樣,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會議要求,調查測算工作於當日在全市范圍內展開,15日之內完成。
據了解,市區和四縣農村低保執行不同標准,救助標准原則上介於國家公布的相對貧困線(924元)和絕對貧困線(668元)之間。
6月21日至7月5日,大慶市將對各縣、區的農村困難群眾進行全面的入戶調查、摸底,進行農村居民家庭收入核算,逐戶填寫《農村特困家庭入戶登記表》,擬定應納入保障的人數,測算人均補償金額。測算後,農村低保制度預計今年8月全面實施。
本次調查測算要求全市對農村居民家庭收入情況進行采集,即家庭所有成員全年農副業生產及其他合法勞動經營所獲得的純收入總和。主要包括:從事種植、養殖等農副業生產的勞動收入;外出務工、自謀職業等獲得的勞務、經營、管理等收入;出租或變賣家庭財產獲得的收入及轉租承包地獲得的收入;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撫養人應當給付的贍養費、撫養費;依法繼承的遺產或接受的贈與;家庭成員的儲蓄存款、有價證券及利息;參加各類養老保險領取的保險金;農村『五保戶』五保供養收入;受災戶領取的救濟款物;其他應記入的收入。
但是,農民按規定享受的榮譽津貼、撫恤補助、優待金、在校生獲得的生活津貼和困難補助、因工負傷獲得的護理費和因工死亡家屬所得的喪葬費及一次性撫恤金、參加農村新興合作醫療享受到的醫療費等不列入家庭收入。
過去,我市對農村特困群眾救濟制度主要是采取五保供養、臨時救濟、定期定量救濟和農村特困戶救助等方式,從這一救濟制度轉向今日的最低生活保障,此舉將使全市低保對象猛增至20萬左右,大慶農村社會保障運行機制必將因此經歷一次大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