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又一處革命舊址將消失 建於1918年原哈爾濱東華學校在拆除
2006-06-26 10:26:5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曾一智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拆除現場。 曾一智 攝

 

  東北網6月26日電 24日,記者接到讀者的電話:位於哈爾濱市保護街道靖宇大街東端南側的一些老建築正在拆除中,記者急忙趕到現場。

  在現場,記者看到,自靖宇大街東口南側向西至南十八道街一帶的老建築已在拆遷中,而這其中便有著名的東華學校舊址。這一帶樓房的窗扇已被拆掉,東華學校舊址院內堆放著拆下的木料和各種垃圾。還未搬走的居民陸續過來向記者發問:『來過那麼多專家、記者看過這房子,都說要保護,現在怎麼又要拆?』

  據黨史專家張福山介紹:1918年4月1日,著名教育家、周恩來的南開學校同學鄧潔民先生在這裡創辦了東華學校(哈爾濱第二中學的前身),著名的共產黨人張太雷、周恩來、馬駿曾在此活動過。周恩來於1917年、1920年兩次來哈期間,不僅為創辦中的東華學校提建議,還在學校多次發表介紹五四運動的演講。周恩來在哈期間便住在路北的鄧潔民家中。1922年2月,哈爾濱救國喚醒團發起了維護我國主權的反帝愛國運動,東華學校師生亦積極參與。

  而鄧潔民曾在濱江關道衙門做俄文通事(翻譯),後曾獲五品頂戴。東華學校是他去日本留學歸來後,『目擊吾國學術不振,人纔萎弱,怒然懮之』,遂聯絡同記工廠總經理趙禪唐、天豐源商號主任兼公立儲蓄銀行總經理吳萬選、吉林省議會議員刁蔭堂、順和裕機器油廠兼農產信記公司理事長於衝湘等組成董事會,並得到在哈南開校友霍佔一、於芳洲、趙松年、白一震和留俄學生張西曼號稱五君子的支持建成。這些在哈爾濱的歷史上留下過重要印痕的名字,也證明著這座老建築的珍貴歷史價值。

  2001年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時,本報曾刊登張福山、周淑珍等黨史專家的文章《紅色之路上的紅色足跡———哈爾濱革命舊址簡介》,東華學校被列在首位。當時,經他們考證的哈爾濱市73處革命舊址,已被拆掉35處。今年是建黨85周年,現存革命舊址已不足30處,而東華學校的拆除意味著又一處珍貴的革命舊址即將永遠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