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北區一景。黑龍江日報記者 蘇強 攝
東北網9月21日電 哈爾濱是黑龍江省的龍頭,也是哈大齊工業走廊的龍頭。哈爾濱的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以松花江為界,分為江北工業區和江南工業區,正如『龍』的兩只眼睛,這眼睛『點』得好壞,將直接決定著哈大齊工業走廊這條巨龍騰飛的高度和速度。轉眼,365個日夜過去,哈大齊工業走廊正式啟動一年,這條巨龍能如期騰飛嗎?9月20日起,記者一行決定分兩天走進『龍頭』,察看『龍睛』。第一天是江北工業區。
人氣昇財氣聚
江北工業區啟動區13.34平方公裡,由東北亞科技園、對俄經貿科技合作園、歐美亞科技園和國家環保科技產業園四部分組成,前者屬呼蘭區,後三個園屬松北區。
車過松花江,滿眼是綠色,感覺心曠神怡。進入工業區,到處是工地,頓覺精神振奮。這裡,人氣昇騰。
人氣昇,出速度。在東北亞科技園內,華潤雪花啤酒公司一期工程今年4月開工,現在主體工程已經封閉,部分設備開始調裝,年底完成調試,明年1月就要正式投產。
人氣昇,出效益。對俄經貿科技合作園內的東金沃爾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2月投產,今年產值將達2億元。東北亞科技園的鑫源鞋業2005年12月投產,一天產鞋6000雙,90%出口美國和歐洲。
人氣昇,出效率。無論是在松北,還是在呼蘭,審批部門都實行『一條龍』服務,機關辦事效率提高,落戶企業拍手稱快。
人氣昇,商賈聚。在這裡,短短一年時間就投入42.5億元,開工建設項目有80個之多。
財氣聚,產出可觀。鑫源鞋業進區一年,已累計加工出口鞋19萬雙,實現產值2280萬元。今年初投產的東金沃爾公司,今年的產值就要達到2億元。
高科技大手筆
科技含量高、項目規模大,是江北工業園的又一特色。
在東北亞科技園學院路的盡頭,有一個地理信息產業園特別引人注目。利民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馬志義說,這個園區是全國首家以地理信息產業為經營主體的高科技產業園區。園區總佔地面積27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3.8億元。主要建設項目有國際地理信息數據加工基地、地理信息企業孵化基地、武漢大學東北研究院、國家級航空攝影基地、地理信息服務硬件系統研發和生產基地。生產的都是GPS衛星定位系統、衛星遙感及衛星測繪等高科技產品。
華潤雪花啤酒公司總投資額為4300萬美元,項目全部完成後,將成為東北單廠產能最大的啤酒企業。東金沃爾公司,通過打通俄羅斯等國際市場,2007年可實現產值6億元左右,2008年要達到12億元。
而在歐美亞科技園區內,則清一色的是高科技企業。據介紹,園區現引進高新技術企業22家,11家已投資建廠,4家完成投產。其中,已建成的貫通電器公司生產的高精度軸承加工機械,應用自我創新的專利技術,填補國際空白。腿腳短進不去
工業區剛剛起步,在招商方面難免飢不擇食。但是在江北工業區,記者看到他們是在『選商』,在引進企業上是有原則的,寧可吃不飽,也要挑著吃。其中尤以松北區的招商門檻最高。
松北區副區長倪大新說了他們4條腿的選商標准。
一是看環保。這是第一道門檻,也是最高的一道門檻。所有入區的企業必須符合循環經濟要求。二是挑科技。盡量吸引國家及省級高新技術項目。三是看能耗。盡量選擇低能耗、高產出的項目。四是看佔地。盡量選擇投資密度高,投資強度大的項目,投資強度上,每平方米不能低於2500元。
倪大新說,本著這四項原則,松北區這兩年每年都要拒絕一批企業入駐,不管它的投資有多大。『在招商方面,寧可曲高和寡,也絕對不胡吃海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