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搜 索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
2006-10-23 19:32:35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3日電 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

  黑龍江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政治學部主任、教授

  《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原則。這句話點名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害所在。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黨的領導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政治保證。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黨和人民共同奮斗,這是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是實現黨的執政使命的需要,也是黨的執政能力高低的體現。因此,黨的各級領導乾部要成為全體共產黨員的表率,全體共產黨員要成為全國人民的表率。我們要努力實現黨內和諧,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

  一、黨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領導核心

  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沿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切實地加強了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有效地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總體上說,我們黨內是和諧的,能夠做到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原則基礎上的團結和統一,不愧為人民所信賴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這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必備的先決條件。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反映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內在要求,體現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其實,社會和諧一直是我們黨不懈奮斗的目標。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我們黨為促進社會和諧進行了長期的不懈努力。黨的四六大以來,我們黨社會和諧的認識不斷加深,明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一系列明確的決策部署,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的進展。經過不懈努力,我們擁有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各種有利條件。

  在這樣有利的形勢面前,黨必須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堅強有利的政治保證。

  二、加強黨的建設,實現黨內和諧

  目前我們黨內也存在著很多不和諧的因素。在黨員乾部中,有的理想信念談漠、信仰動搖,有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現扭曲,有的對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表面一套、背後一套有的對人民群眾的疾苦和社會突出問題麻木不仁,有的搞腐敗『潛腐後繼』、熱衷聲色犬馬、等等。黨內制度建設還有不健全不完善的方面,民主集中制貫徹落實得還不夠好,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推進比較緩慢,這些問題也影響著黨內和諧。對這些現實問題我們黨不能掉以輕心,必須給以正視和解決。

  首先,必須按黨章辦事。黨章是我們黨內的根本大法,是立黨管黨治黨的總章稱。學習黨章、貫徹黨章、遵守黨章、維護黨章、是實現黨內和諧的根本保證。維護黨章尊嚴,加強黨的紀律,加強和改進領導班子建設,對黨內和諧建設具有示范意義。如果黨章的尊嚴得不到維護和尊重,不案黨章辦事,黨內和諧建設就無規矩規則可言,黨內和諧也就難以實現。要運用黨章教育和糾正黨員中存在的那些不符合黨章要求的錯誤思想觀念,要運用黨章處理黨員乾部中那些對黨中央、國務院正確決策陽奉陰違的行為,保證政令暢通要運用黨章懲治那些腐敗變質的蛻化分子和分裂黨內和諧的破壞分子,這樣纔能真正做到從嚴治黨和實現黨內和諧的有機統一。

  其次,必須加強黨內民主。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沒有黨內民主,黨就沒有生機活力,就沒有戰斗力。真正貫徹好民主集中制,是維護黨章憲法根本原則的大問題,是黨內民主的制度保證。只有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健全完善黨內民主制度,黨內團結和諧纔能真正實現。

  三、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

  黨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的領導作用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二者之間積極互動,構成和諧動態整體。和諧社會構建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全社會共同進行。堅持科學執政、民主、依法執政,發揚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維護人民群眾的主題地位,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促進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

  如何實現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

  首先,最根本的就是深入理解、全面貫徹六中全會的《決定》集中精力、踏踏實實把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原則落到實處,切實實現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任務。

  其次,黨要領導好各方面的制度建設,以合理完善有效的制度安排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制度平臺和體制保障。社會和諧已為我們從社會建設的角度界定了重要的核心價值目標,而制度是實現這些價值目標的最好工具。我們必須在體制改革已取得的制度創新改進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補制度漏洞,矯正制度扭曲、降低制度空轉、提高制度能力,全面為和諧社會建設打造制度支橕。要建立科學高效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乾部領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本領。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發揮基層黨組織凝聚人心、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的作用。建立健全以培養、評價、使用、激勵為主要內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造就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社會工作人纔隊伍。

  再次,充分發揚榜樣的作用。促進社會和諧,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共產黨員要成為帶領群眾的構建和諧社會的貼心人,同時廣大共產黨員又必將在為人民服務之中,在構建和諧社會之中得到教育、鍛煉、提高、接受人民群眾最直接的監督,從事更加密切黨和群眾的魚水關系。黨內和諧愈益加強,黨風則隨之日益好轉。黨風正則乾群和,乾群和則社會穩。我們可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營造和諧的黨群乾群關系。這些都必將大大增強全社會凝聚力和創造力,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創造更多更好的有利條件。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