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活力 談學習貫徹好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
2006-11-15 16:26:4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5日電 題: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活力七談學習貫徹好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是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諧社會。因此,必須不斷解放、激發、發展人的創造活力。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指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充滿活力的社會,也是團結和睦的社會』。『必須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活力』。『要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形成萬眾一心共創偉業的生動局面。』指明了人是建設和諧社會的主體,增強了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和諧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和諧孕育生機,和諧需要活力。和諧以活力為前提,和諧又能產生更大的活力。『政以纔治,業以人興』。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始終做到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纔、尊重創造,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全社會一切積極因素,使一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纔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只有這樣,纔能更大地激發社會活力,達到更高層次上的社會和諧。人心齊,泰山移。建設和諧龍江,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後,全省上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經濟和社會發展出現了喜人的變化,龍江大地充滿了新的活力。在面對成績的同時,我們要清醒地看到,與發達地區相比,我們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還相對滯後,人纔和科技的優勢還沒有得到最有效的發揮,良好的工農業基礎的潛力還有待挖掘,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活力還沒能充分釋放。但是辯證地看,這些不足恰恰說明,我們建設和諧龍江蘊藏著巨大的活力和能量。

  激發社會活力,建設和諧龍江,要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使全社會能量充分釋放、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創業活動蓬勃開展。自覺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黨和政府的重大決策和工作部署都要從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實踐中汲取智慧,都要依靠人民群眾付諸實踐。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

  激發社會活力,建設和諧龍江,要把維護社會公平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營造人人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環境。建立以權力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重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從法律、制度、政策各個方面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通過全民的共同參與,來化解因不同階層、不同行業、不同經濟主體之間不同的利益訴求而存在的矛盾,減少不公平現象。

  激發社會活力,建設和諧龍江,要處理好公平與效率的關系,把創新作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靈魂。和諧不是一潭死水,和諧社會倡導公平競爭,通過激發活力,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創新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元素,培育創新精神,激發創造活力,就要擯棄固有的思想觀念、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保護創新熱情,鼓勵創新實踐,完善創新機制,寬容創新挫折,形成鼓勵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大力營造鼓勵人們乾事業、支持人們乾成事業的社會風氣,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

  和諧環境,人人共享;構建和諧,人人有責。黑龍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孕育著巨大的創造活力和生命能量。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為我們建設和諧社會指明了方向,只要我們上下同心,共同努力,不斷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的改革和創新,建立和完善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體制機制,鼓勵人們發揮勞動、生產、經營、創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就一定會迎來一個更加活力四射、激情湧動的新龍江!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