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8日電 15日,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從市價格調節基金財政專戶中撥付的100萬元菜農補貼金開始發放,秋菜種植基地平房區東福村的29名受損菜農拿到了2.97萬元補貼金,成為首批『暖心』菜農。
15日上午,記者隨同哈市物價局、財政局、農委等工作人員來到秋菜種植基地平房區東福村,白菜凍在地裡的景象隨處可見。拿到2100元補貼金的一位菜農說:『我代表一家老小感謝政府。』14畝秋菜獲得豐產的菜農李照發說,他家今年豐產不豐收,有13畝白菜凍在了地裡。『沒想到今年秋白菜這麼難賣。』他說,『種14畝白菜的成本是4000元,拿到的補貼金是3870元,加上賣掉的一畝多的產量,可以保本了。』李照發說,前一陣看著凍在地裡的白菜,他們一家都發愁,對秋菜種植更是灰心喪氣,『可如今政府伸手幫了我一把,不僅挽回了我的損失,讓我能過個好年,也解了我明年重頭再來的後顧之懮。』東福村的村民們表示,政府送來的補貼金不僅挽回了他們的損失,更暖了他們隨著秋菜一起被冰凍的心。
據了解,哈市今年秋白菜種植面積為5.3萬畝,產量達1.8億公斤,銷售價格最高每公斤0.3元,最低0.06元。截至11月15日,市區內銷售量近4000萬公斤,佔總產量的22%;外銷量為3472萬公斤,佔總產量的19.3%;窖儲、簡易儲存和深加工7000多萬公斤,佔總產量的38.9%。由於價格因素制約,很多農民被迫放棄收割。據介紹,到目前為止,全市在地裡和露天存放的白菜達3525萬公斤,佔總產量的19.6%,按最低銷售價格折合經濟損失為0.06元×3525萬公斤=211.5萬元。
據介紹,此次向受損菜農發放的補貼金為每畝300元標准。今後幾天內,哈市政府從價格調節基金財政專戶中撥付的100萬元補貼金將會陸續發放到受損菜農手中,以保護菜農的種菜積極性。
在菜農受損的同時,哈市物價局會同財政局、農委深入白菜主產地平房區、道裡區進行了實地調研。據了解,此次菜農受損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秋白菜播種期氣溫低,生長慢,上市期滯後,被吉林、遼寧、河北搶佔了市場;二是僱工、運輸成本的提高,制約了菜農進城賣菜的積極性;三是隨著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和儲存不便,購買量大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