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5日電 截至12月中旬,雙城市農村信用聯社已累計向農民貸款6.4億元,比去年增加近兩億元,受貸農戶達7.9萬戶,佔雙城市農戶總數的60%,這些農戶在農信資金的支持下,種植、養殖和加工業持續發展,實現信貸雙方效益同步增長。
雙城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從服務做起,努力籌措資金。他們首先加快了電子化業務進程,實現城鄉通存通兌,縮小了與同行業的差距;二是積極開展優質文明服務,以服務留儲戶、以熱情吸存款,使今天的服務變成明天的市場;三是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根植農村、面向農民、點多面廣的優勢,調動全社積極性,拓寬市場、多渠道籌集資金。近三年來,充足的資金保障,使雙城市農村信用社每年平均增加貸款1.5億元。
雙城市農村信用聯社堅持『城內資金向農村傾斜、農村資金向農業傾斜、農業資金向農民傾斜、農戶資金向科技型效益型項目傾斜』的原則,不斷加大了貸款支持力度,確保當年新增貸款的80%用於支持農村經濟發展。2006年,雙城市信用聯社向五家、蘭棱等110個釀酒大戶放貸1700多萬元,解決了他們的資金周轉困難,使釀酒戶們戶均增加收入3元至5萬元。萬隆鄉婁上村太平屯在信用社的扶持下,全屯40多戶農民貸款88萬元,一次購進架子牛700多頭,全年出欄2000多頭肉牛,成為養雞、牛專業屯。
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雙城市信用聯社改變了『春放秋收』的傳統信貸方式,不斷改進服務方法、增加服務內容。在雙城農村,大多數農戶手中都有『一證通』,農民經過信用等級評定,就可以通過信用社的一次授信金額,在三年內農戶可以隨用隨貸周轉使用,期間省略大量信貸手續,極大方便了農民的生產生活。與此同時,雙城市信用聯社要求基層單位,深入村屯、農戶、企業開展調查研究,不但要向農民提供信貸資金,還要向他們提供信息、科技、市場等服務內容,從而保證了農戶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也使信貸資金的風險降到了最低程度。據悉,為了讓農民提前備好春耕生產資料,該信用社決定在12月下旬提前發放2007年春耕貸款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