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堵住的是民心失去的是威信 熱議站前地下通道關閉(上)
2007-03-16 20:47:4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范越 閆雪峰 盧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6日電 連日來,關於哈爾濱火車站站前二十幾條地下通道遭到關閉,眾多旅客和市民被迫翻越護欄在車流中穿行的報道刊發後,在廣大旅客和市民中間引起強烈反響。他們認為站前通道被長時間關閉,不僅嚴重影響了哈爾濱的城市形象,更破壞了政府部門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和威信。從表面上看,這是商業行為和公眾利益產生衝突導致的結果,但更深層次上暴露出來的卻是有關部門在執政為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方面責任和義務的缺失。人為關閉地下通道,挫傷的是百姓對政府的信心,損害的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有關部門應該在妥善處理這一問題的同時,認真反思一下產生這一後果的原因,並以此為鑒。

  省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張超關閉通道侵犯了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

  針對哈爾濱火車站前地下通道暴露出來的問題,首先要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修建通道,目的是什麼。簡單說,應該做好通道的功能定位。事實證明,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火車站前廣場無論是地上還是地下通道,都應該以交通為主,在滿足百姓出行的前提下,纔可以發展商業。

  哈爾濱火車站在設計上應該滿足人流聚集、流動的需求,應該構建立體循環系統。交通就要以客流優先,然後纔考慮到其他因素。作為地下通道要發揮通道的功能,這樣有助於解決站前的交通瓶頸問題。火車站前無論地下通道還是地上通道都屬於公共空間。對於公共空間,無論哪一個部門私自封閉地下通道進出口,都侵犯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而作為管理部門應該積極進行協調整治,而不是互相推諉。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只靠哪一個部門,而是涉及到部門之間的協調。作為政府應該協調好各方利益,而最終的目的還是服務於廣大群眾。哈爾濱作為省會城市,以後還將舉辦很多重大的、有影響力的活動,不能因為這樣的事情給城市抹黑。相關部門應該加大整治力度,盡快解決這一問題。同時轉變觀念,加大政府執行力,提昇城市管理的總體水平,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哈工大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王雅林

  地下通道『難』倒一座城市是一種悲哀

  看到黑龍江日報《站前地下通道成隱患》的連續報道後,感慨太多。一個以打造全國乃至世界旅游名城為目標的城市,其火車站出入通道狀況竟如此糟糕,讓人扼腕。

  幾十個進出口被關閉,逼得大多行人和旅客翻越護欄,可謂是咄咄怪事了。而十幾個相關政府部門竟然打不開地下通道的門,一個地下通道『難』倒了一座大都市,更讓人難以接受。

  當初,站前在建人防工程時,就規劃了交通功能,但由於種種原因,政府把地下空間的使用權出讓給了商家,這是政府逃避責任的表現。商家為了自身利益擠佔封閉公共空間,現在政府卻無力解決。一個缺乏對其工作的科學態度與對市民的現實和長遠利益負責的政府,必將給一座城市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解鈴還需系鈴人,一個經歷多次改造,耗資巨大的站前廣場,現在決不能定位不清,否則勢必會成為廢棄工程,造成巨大浪費。

  日本的東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大城市,但路面上並無擁擠現象,顯然是地下街路的通道發揮了重大作用。日本地下街的建設是由政府作出規劃,也是通過招商由私人公司本著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進行投資建設,但政府給予優惠政策或低息貸款。截止到2000年,在日本全國的20多個大中城市建有100多條地下街,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尤其是東京、大阪、名古屋、京都等大城市發展最快。如東京地下街遍布全城,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的地下街就有17條,其中東京火車站前的八重洲地下街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為便於管理,日本較大型的地下街都設置有地下救護中心監控室,通過閉路電視監視系統,溫感、煙感報警系統、燃氣報警和通訊系統等,對地下活動掌握得一清二楚,一旦發生意外,能及時進行處置。

  我們不能學學日本的經驗?

  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趙瑞政

  關閉通道嚴重影響哈爾濱形象

  火車站廣場地下通道被關閉,是我們這個城市的污點,而關閉的通道長期得不到解決,更是我們這個城市的敗筆。

  在整個大的交通環境下,百姓出行便利是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怎麼能因為保護商家利益而損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呢?作為為百姓服務的政府機構有責任和義務盡早解決此事,還百姓出行的暢通。

  在看了《黑龍江日報》的報道後,我很為那些被逼無奈不得不穿越柵欄過街的市民擔心,雖然從一方面講,他們的行為影響了市容、市貌,但誰又想過為他們的生命安全負責?在構建和諧社會這個大的背景下,一切都要以民生優先。其實,在站前地下廣場內經商和通道本身是不矛盾的,客流越多越應該有助於商業的發展,只是相關部門沒有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而且遇到問題後各部門之間相互推諉,這不僅解決不了問題,而且很有可能激化矛盾。作為公眾場合應該發揮它的公益性,為群眾行走提供方便,這應該是高於一切的工作。作為政府部門有權力管,也有責任管。民生優先是什麼?就是不管做什麼都要在考慮到百姓第一位的前提下進行。百姓出行主要就是安全、方便、快捷,而個別政府部門因為局部的利益卻損害絕大部分群眾的利益,且遇到問題就躲,就回避,這還談何民生優先?

  哈爾濱火車站前作為哈市的重要窗口,不應該給其他兄弟城市這樣的印象———在哈爾濱要想過街必須跳柵欄。這不僅損害的是哈爾濱的形象,更深的是反映出政府部門的管理能力缺失,這與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目標是相違背的。這樣的問題,其實考驗的是政府的執政能力。作為一個哈爾濱市民,我強烈呼吁各相關部門依法行政,以人為本,站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上,真正為百姓服務。

  哈爾濱市人大代表、黑龍江法學研究所副所長王元慶

  地下通道開不開鑰匙在政府手中

  由於哈爾濱站前廣場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作為哈爾濱的交通要塞的特殊地位,哈爾濱站前廣場整治理應是哈爾濱城市綜合治理的第一形象工程。省報的《站前地下通道成隱患》連續報道中揭示的問題雖然是歷史遺留的,但問題至今依然存在而不能得到解決,這背後有太多的問題。可以說,站前地下廣場通道的門開與不開,鑰匙掌握在政府手中。對於一個城市而言,行人和旅客使用公共通道是不可替代的,當企業利益和公眾利益發生衝突時,政府對其利益的選擇首先是保障大多數人的享有權。

  談到問題的解決,我覺得有兩個辦法,一是征收(所有權的轉移),即在不損害商家利益的前提下,采用有償征收業戶攤位或異地遷移業戶,來讓出公共通道設施;二是征用(給予相應的補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第十條第三款中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並給予補償。』還給行人和旅客安全便捷的步行權,來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的減少不和諧因素。但是這兩種辦法,都需要政府來出面解決。

  如今,政府的各個職能部門相互推諉,這很不正常。作為承擔公共管理職能的機構,政府部門遇到了問題,都應積極想辦法解決,把『一切為民』的口號變成現實行動,不能轉嫁社會矛盾。一些政府部門,熱衷於大手筆,大動作、大項目,以為這纔是政績、是水平,我看不盡然。

  其實,一個領導、一屆政府,要給百姓留下好印象,不一定要靠某某大廈、某某一條街、某某商業城那樣的宏偉大業,也許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塊地磚,一根盲道上的電線杆,只要你為群眾著想了,你在這種小事上想辦法了,就會讓群眾記住。

責任編輯: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