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改變錄取方式 哈市中學陸續開展綜合素質評價惹爭議
2007-03-18 07:07:0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李波 劉姝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8日電 今年是哈市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第一年,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就是對初中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並將評價結果作為普通高中的招生依據之一。目前哈市近500所中學已陸續開展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學生、家長、學校、老師對這一處於起步、實驗階段的新鮮事物眾說紛紜。教育部門負責人對綜合素質評價的前景卻很有信心,認為隨著政策的不斷完善,評價結果將對中考改革產生重大影響。

  動機:改變『惟分是舉』的錄取方式

  『實行綜合素質評價就是要改變以昇學考試科目分數簡單相加作為惟一錄取標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學業考試、綜合素質評價、高中招生錄取三個方面予以突破』哈市教育局基礎教育二處有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教育部的要求,哈爾濱市綜合素質評價內容確定為『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學習態度與能力、合作交流與探索實踐、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5個維度,各維度分為A(優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等。考生綜合素質的五方面評價結果達到C(合格)及以上等級,其他方面符合要求,纔能報考普通高中(含重點高中)。

  這位負責人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就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考試成績並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哈市實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把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平時表現都成為招生依據,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質的全面提高。這一舉措,不僅是對實行多年的中招制度的重大改革,還體現了先進的教育觀念,那就是面向全體學生,全程評價學生,全面評價學生,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各具不同潛能學生的發展提供條件。

  進展:哈市9萬初中生開始評價

  據了解,今年年初,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已經陸續在全市近500所中學、近9萬餘名畢業班學生中開展,3月15日,全市中學全部進入評價階段。此項工作計劃到4月末全部結束,目前有的學校已經提前完成評價。

  綜合素質評價分四個步驟進行。首先由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學生本人寫出自我描述評語,並提供作為評價依據的參考材料。其次,學生開展網上互評,學生之間在網上隱去身份,依據綜合素質評價各維度的要求,確定互評等級。然後,進行班級評價小組,即教師評價。在學生自評與互評基礎上,班級評價小組以學生的日常表現為依據,通過觀察、訪談和調閱學生的成長記錄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最後,經班級評價小組確認後,綜合素質5個維度的評價結果在班級公示。

  據教育主管部門介紹,年初,各學校通過開大會、家長會等方式陸續向學生和家長宣傳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具體做法和意義。

  記者在哈市南崗區第156中學了解到,從本學期開學起,該校初四學年的15個班級陸續開展了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負責這項工作的劉校長告訴記者,因為今年是第一年試行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學校目前根據學生的自評、互評的結果,只分出了A(優秀)、B(良好)這兩個等級。目前,全校800多名學生的互評工作已經結束。接下來,學校將按照教育部門的有關要求開展教師評、家長評等步驟。

  哈市道外區第65中學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已經全部結束。負責該項工作的主管校長告訴記者,年初,該學校就開展了此項工作,目前,全校4個畢業班的學生已經分別完成了自評、互評、教師評等環節的評價。在這次綜合素質評價中,僅有個別學生被評為C(合格)等,D(待合格)等的學生目前還沒有。

  哈市風華中學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已經在一示范班率先完成,目前,其他畢業班將立即開展評價工作。哈市南崗區第69中學的畢業班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也已接近尾聲。

  爭議:綜合素質評價與應試教育博弈嗎?

  對於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開展,一部分學校領導和老師對這個挑戰『惟分是舉』考試制度的新政策持贊成態度,認為它是改變傳統考試模式的一次積極嘗試,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另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和多數家長、學生則認為,在應試教育年代,綜合素質評價毫無意義,只會增加學生家長和老師的負擔,還可能助長新的不正之風。

  在一個綜合素質評價試驗校,一位班主任老師欣喜地說:『現在的青少年,都是獨生子女,很難聽進別人的批評和教育,而實施評價方案後,他們不僅認真地做自我批評,而且還學會了主動幫助別人。為了評價時能獲得一個好的評價等級,他們會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上課時的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等,因為他們知道,有許多雙眼睛在看著他們,有許多人在督促著他們。』

  風華中學副校長於泓說,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開展後,學生身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寒假期間,學校要求學生返校掃除,以往都會有一些學生缺勤,可是這個假期缺勤情況非常少。於泓告訴記者,學生互評的開展讓一些學生感觸很大。有一位學生自認為平時各方面表現還不錯,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組內互評時,他的等級並不高。活動後他在日記中寫道:『真沒想到我在同學們心中的印象那麼差!同學們列舉出了我從來都沒意識到的錯誤,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這次活動讓我受益匪淺。』

  相對於支持者,不以為然者也大有人在。

  『不論怎麼評,中考最終還是以分數為准。』哈市某中學畢業班的學生姜明說。記者在他的自評綜合素質報告書上看到,上面寫的都是對自己各個方面的表揚和贊美之詞,對缺點和不足只字未提。姜明說,平時學習本來就緊張,根本沒有時間寫,他的評價報告書是媽媽從網上找來拼湊的。班上有許多同學也都是這麼做的。姜明認為,如果學習好,就算是被評為D(待合格)等的學生,學校也會想辦法讓報考高中的。

  哈市第156中學的一位家長表示,只要中考不取消,綜合素質評價不管怎麼評,都只是個過場,而且加重了學生和家長的負擔。

  另外還有一些學校和教師對於綜合評價的公正性提出了質疑。

  南崗區某中學的一位教師認為,由於昇學率還是學生和家長關注的焦點,因此在評價操作過程中,學校和老師都會進行人為的乾涉和調整。從這一點來看,綜合素質評價,難免淪為一種人為打分。還有的老師說,一些學生為了在互評中取得好成績,互相請客,這不但沒有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反而讓學生沾染了社會上的不良習氣。

  哈市某中學一位校長告訴記者,綜合素質評價初衷是好的,但是從目前試行的情況來看,有許多地方還存在問題。比如,按照教育部門要求,每個班級A(優秀)等的比例不能超過40%,成績好的班和成績差的班享受同等待遇,但是也許差班的A(優秀)等生可能還不如優秀班級的B(良好)等生甚至是C(合格)等生。如果這個問題沒有辦法解決,此項工作的意義就不大了。

  遠景:綜合素質評價應試教育的突破口

  黑龍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潘顯華在幾年前就曾做過學生綜合素質的研究,他認為,哈市中學施行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是好事。以前學校和家長注重學生的考試分數,而忽略了對學生素質方面的培養,因此出現了許多高分低能的學生,更有一些校園暴力、學生仇殺他人等事件時常見諸媒體。因此,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十分有必要,這預示著國家的整個教育狀況將有一個大的改變。

  潘顯華說,但是在綜合素質評價中也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就是如何做到認真、公正。《學生綜合素質報告書》中,且不說學生的自我評價和來自家長的信息會不會失真,就是教師和同學的觀察及評價也會存在很大水分。

  哈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解釋說,由於哈市剛剛進行綜合素質評價這項改革,社會各界眾口不一等現象在所難免。他強調,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其實是一種教育方式,其重要的意義不是對學生的甄別,更主要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學生由單一注重成績轉變為關注自身全面發展,『五個維度』是孩子發展的最基本要求。

  這位負責人說,改革初期,哈市的綜合素質評價和新課改是平行的兩條線,互不乾擾,只有發生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為D等級時纔會相交,最後還是在分數上。只要不發生違反法律的行為,不會輕易出現D等級。因此,改革初期,因綜合素質評級不合格而不能報考高中的學生還沒有。

  他表示,隨著實驗的逐步完善,將逐步加大綜合素質評價在高中招生錄取中的作用。未來隨著這項工作的細化,要加大與中考掛鉤的力度,即綜合素質評定會成為高中招生的依據。屆時,綜合評價的效果會顯現出來。從明年起,學生從初中一年級開始就要開展綜合素質評價,畢業時的評價成績按每學年評價成績的一定比例加和算總成績。

  這位負責人強調,教育部門已經將這項工作列為『十一五』重大課題來研究,爭取用五年的時間,從內容到方法、從體系到標准、從宏觀到微觀都將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是對現行中考制度的挑戰,將來這場艱巨的戰役必將取得最後的勝利。

責任編輯: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