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員是一個高尚、光榮的稱號,如果有來生,我還要做一名黨員,在平凡的崗位上,為共產主義事業繼續奮斗。——主人公語
![]() |
東北網4月2日電 題:為了黨旗下的誓言——記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周作聰
凡是和周作聰有過接觸的人,哪怕只是很短暫地見過一面,哪怕只和他淺談上過幾句,你都會感受到他身上有著一種無形的感染力。
堅定的理想和信念,高度的政治覺悟,強烈的責任感,無怨無悔的追求,自強不息的意志,身先士卒的品質,無私奉獻的精神,一心一意為群眾服務的態度……是人格,責任和黨性,匯就了周作聰一個普通共產黨人身上所具有的那種巨大感染力。 ——采訪札記
榮譽,再一次,降臨到周作聰身上。
兩次獲得黑龍江省優秀共產黨員之後,被省委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小組確定為全省7個先進典型之一。周作聰今年又成為雙鴨山出席省黨代會的的黨代表和被推薦為全國五一勞動模范。
無論是在下崗8年的艱難期間,還在社區平凡的崗位上,周作聰,一位普通共產黨員,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默默踐行著黨旗下的誓言。
我要努力做到:不讓身邊任何一個人掉隊
人物旁白:咱人雖然下崗了,但是思想卻不能下崗。逆境中,共產黨員更應該自強不息,迎難而上,頑強抗爭。既然咱是黨員,就不能眼睜睜看著身邊和自己相同境遇的下崗者就此消沈下去。 ——周作聰
友誼縣有個『下崗打工聯合體』。
人們初悉進而深入了解周作聰,正是因為他是這個『下崗打工聯合體』的核心人物。
重新揚起希望風帆的人們不會忘記,在周作聰這個黨員『頭』的帶領下,這個最初由百餘名下崗工人後來發展到300多人的打工聯合體,沒有靠天沒有靠地,不找國家不找政府,憑著誠實勞動和良好的信譽,開創出了一片嶄新的生活之路。
1994年,有著十餘年黨齡的周作聰,從友誼縣食品廠的技術副廠長的崗位上下崗了。
『人雖然下崗,但思想絕不能下崗,』靠著堅強的信念和強烈的責任感,周作聰很快就調整了心態和思想,重新找准了自己的人生坐標。
下崗工人的生活問題不解決,就難談人心穩定,人心不穩定竟會印發許多社會問題。作為黨員的周作聰下定決心,要盡自己的力量,帶領身邊下崗工人自謀生路,自食其力,為黨和政府減輕點壓力,化解矛盾。
帶著下崗工人的信任和期盼,靠著自己的頭腦和膽識,人緣好,有號召力的周作聰,開始把自己居住的友誼鎮百興社區那些需要幫助的下崗工人組織起來,發揮各自特長,搞起集體勞務輸出,逐漸形成了一個互助互幫的『下崗打工聯合體』。
打稻田埂、插秧、鏟地,拿大草、割黃豆、削甜菜、裝車,修鐵路、刷牆、按裝線路等等,只要有錢賺,什麼髒活、累活他們都肯乾。
每到農忙季節,周邊各個農業分場、生產隊都上門定時預約。好些僱主找到周作聰帶隊的打工聯合體乾農活時,連監督人都不放,因為大家都相信他挑頭的這個隊伍,他們乾的活就和周作聰的人一樣可信。
『誠實、守信、肯乾』,周作聰帶領的這只特殊打工隊伍隊漸漸的得到了大家和社會的認可,隨著活兒一天天的多了起來,下崗工人的心境也一天天的開朗起來。看到有時一天要分好幾伙人去多個地方插秧、鏟地或秋收,周作聰從自己岳父那裡借錢買了輛12馬力三輪車,隨時隨地出去聯系勞務,拉人出去乾活。
幾年來,他義務出車的費用多達萬元以上。
春天,插秧;夏天,鋤草;秋天,秋收;到了冬天,刷牆、安暖氣……一年四季,周作聰帶領大家播撒著汗水,收獲著希望。
從1994年下崗至今,周作聰組織的下崗打工聯合體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就像一枚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種子一樣,在下崗工人心中紮下了根。在周作聰的帶領下,這些下崗工人們基本都有了工作來源,家庭生活普遍得到了保障,大家人均年收入都在4000元以上。多年來,他們中不僅沒有一個找政府說困難添麻煩的,而且還沒有一個違法亂紀的。大家幸福我就幸福,大家快樂我就快樂,周作聰不懈追求著。
記者畫外音:在黨和政府需要的時候,在群眾需要的時候,無論在那裡,無論有多麼難,無論別人怎麼做,都能夠盡自己所能,傾自己全力,為黨和政府分懮解難,不求所報地帶領群眾,樹立信心,自強自立,自食其力,共度難關,找尋希望。這就是,周作聰身上所體現出的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使命。
我要堅決做到:群眾的利益永遠大於自己
人物旁白:窮富咱都是黨員,群眾的困難總是比自己的重要。雖然說我個人也不算富裕,也有很多困難,但咱決不能只顧個人,應該見誰窮困就幫上一把,見誰危難就扶上一把,不然咋配當黨員呢? ——周作聰
在百興社區鄰裡鄉親眼裡,周作聰永遠是一個樂於助人、善於幫人的好人。
居民宋志德,下崗後家中一下子斷了經濟來源。過春節時,別人家都是大魚大肉,而他家卻揭不開鍋了。
周作聰聞訊來到宋志德家,動情地勸慰了一番,並從兜裡掏出僅有的50元錢,讓他趕緊買點肉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使宋志德過上了一個好年。
以後周作聰出外聯系活時,總是不忘宋志德。在周作聰的幫助下,宋志德學會賣煎餅果子,每年收入4000餘元,生活有了保障。
下崗工人黃村良為了生計想外出打工,可患有類風濕病的愛人,在家無法照顧讀書的孩子,愁得老黃直打轉轉。
這時候,周作聰來了,對他講道:『我幫助你找一個不用出門,也能致富的門路吧,你看開一個豆腐房怎麼樣?』黃村良聽了後連聲說:『那當然好了,可我手頭就是沒本錢。』周作聰笑著說:『老黃你別著急,我早就替你想好了。你看,我家去年種地收了兩噸多黃豆,你弄回一噸先用著吧。』說完後,周作聰回家取來當時僅有的900多元錢,並張羅周圍的人捐出2000多元,作為老黃開豆腐房的啟動資金。
隨後,周作聰帶著一幫人拿著工具來到老黃家,這個給砌鍋臺,那個給砌水池子……望著收拾好的豆腐房,老黃的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就這樣,黃村良從周作聰家拉回了27袋黃豆,把豆腐房紅紅火火地開了起來。如今老黃每年收入都在萬元以上,靠賣豆腐他不僅還清了4萬元債務,而且家中還有了存款。
周作聰的一言一行時刻影響著黃村良,富起來的老黃現在也開始盡心盡力幫助其他人來。在友誼鎮百興社區,只要提起周作聰這個名字,從十幾歲的孩子到七、八十歲的老人,沒有不伸大拇指的,大家隨口都會對你講上一兩件他熱心助人的故事。
心裡只想著別人,唯獨沒有自己。其實周作聰的家庭和其他下崗工人一樣並不富裕,生活也十分拮據。他上要贍養老人,下要供孩子上學,而且妻子還老病纏身,每年治病都要花去很多錢。他家住得房屋牆依然很破舊。夜晚收留迷失路途的老大娘,救助昏倒在街頭的病人……扶貧解困,救死扶傷,助人為樂,多年來周作聰為群眾做好事,無論認識與否。
周作聰在北京看病期間,曾偶然救助了一位旅居西班牙的華裔富商的兒子。那位千萬富翁看中了周作聰的人品,於是高薪聘請他去國外公司工作。因捨不得『打工聯合體』的窮哥們,捨不得身邊那熟悉的不能熟悉的父老鄉親,最終周作聰還是在家鄉當上了一名普通的社區黨的乾部。
記者畫外音:外面的精彩世界和榮華富貴沒有迷住他,國外的優越條件和高薪俸祿也沒有吸引動他,選擇了更多的為人民群眾服務,是因為有著更深精神境界,更高理想抱負,更遠祈盼和更大追求的周作聰知道,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的根應該永遠紮在人民群眾之中。這就是,周作聰身上所散發出的一名共產黨員的人格魅力和力量。
我要保證做到:在那裡都要體現黨員的先進性
人物旁白:無論下崗,還是上崗,咱永遠都是一名黨員。既然是黨員,就應該有奉獻精神,困難時衝在前,享受時攤在後。黨沒有交給自己任務時,要在一言一行中帶好頭,讓群眾感受到咱是名黨員;當組織上交給一攤工作時後,更得乾出個樣來給群眾看看。 ——周作聰
盡管下崗了,但周作聰對黨的信念卻始終堅定不移。
下崗後的那些年,周作聰一直主動按時交納黨費,並堅持訂閱《黨的生活》等黨刊,從中了解黨的方針、政策,不斷充實、武裝自己。
看到他這麼執著,一些人不解,一些人嘲諷。
有人曾對他說:『都下崗了,還積極些啥?』
周作聰則正言道:『我雖然暫時沒有工作了,但我還在黨呢,黨組織就是我的單位,我的靠山……』
周作聰把和群眾搞好關系看作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他說過,自己是黨員,我的形象就代表著黨的形象。
在居民區中,他通過一件件平凡小事兒,從一點一滴做起,不求索取地為黨和政府默默奉獻著。
利用自己和群眾常年生活在一起,感情相通、有著共同言語的優勢,周作聰把宣傳移風易俗,傳播科學知識,化解鄰裡糾紛等群眾工作做到飯桌炕頭,做到群眾的心坎上。
對於群眾一時對黨和政府有誤解的,他聽說後總是親自去家中一遍、兩遍地做解釋工作,盡可量的把各種矛盾化解在基層,避免了群眾盲目的集體上訪告狀。
剛剛下崗的工人,很多人心裡不平衡,經常找組織,找領導上訪、鬧事。只要周作聰聽說誰要去上訪,他就馬上去做思想工作,擺事實、講道理,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幾年來,避免、平息上訪事件達30餘件次。
幾年來,周作聰一直千方百計幫助貧困戶和遇到困難的居民群眾,修鍋爐、安電燈、割玻璃、蓋偏廈子……別人家有活總是能見到他熱心忙碌的身影。
無形中他的模范行動形成了一種凝聚力和號召力,不僅用自己的力量把群眾牢牢吸引在自己的身邊,而且也使人民群眾感受到了黨的關懷和溫暖。
現在,不管誰家遇上什麼大事、小情,都願意跟他嘮一嘮,說一說;碰上什麼為難事,也都讓他幫助出個主意、想想辦法。
人民群眾需要周作聰這樣的好黨員,黨和政府也沒有忘記他,2002年8月,百興社區成立後,周作聰成了首任黨支部書記。
要做的事更多了,責任也更大了。
調解民事糾紛,解決鄰裡矛盾,走訪困難群眾,尋找勞務出路……
周作聰每天都覺得自己有乾不完的活。他根據職工特長組織專業服務隊,創造條件搞種植、養殖業。
現在百興社區種、養專業戶發展到40多家。社區工作千頭萬緒,有人認為很清閑,其實不然。
轄區百姓的婚、喪、嫁、娶、衣、食、住、行樣樣要關心,因為你代表著黨組織的關懷,代表著人民群眾的利益。周作聰如是認為。
大年三十別人在家吃團圓飯,周作聰卻帶著自家的狗巡邏在大街小巷上,總怕小孩子放炮引起火災。
幾年來,周作聰一個人親手抓獲7名入室盜竊及偷竊公物的劣跡青少年,還協助派出所抓獲3名成年人罪犯,共調解民事糾紛近百起起。社區社會治安有了明顯的好轉;居民最關注的『環境髒、行路難、吃水差』,徹底解決了;人民群眾生活日益好轉、安居樂業了……
這些變化中,周作聰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只有他自己知道。周作聰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用工作成績說話,用實際行動說話,他常用這句話來安慰自己,也用來鼓勵同事。『人要活質量,不是活數量,這樣生命纔有意義。』『共產黨員是一個高尚、光榮的稱號,如果有來生,我還要做一名黨員,在平凡的崗位上,為共產主義事業繼續奮斗。』
周作聰,成為我們身邊共產黨員中的一面鮮紅旗幟。
記者畫外音:在艱難的日子裡,在日常的瑣事中,在平凡的崗位上,周作聰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沒有忘記共產黨員應該處處起到先鋒模范作用,沒有忘記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就是,周作聰身上所展示出的一名共產黨員的黨性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