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5日電 在今後幾年中,哈爾濱市將在工業八個重點行業中,選擇八個典型企業作為循環經濟試點示范企業,建設五個專業示范園區,建成和完善循環工業體系。
根據今年出臺的《哈爾濱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這八個工業重點行業分別為醫藥類、熱電類、煤化工類、紡織類、食品加工類、冶金類、建材類和機械類,並通過典型示范初步實現循環經濟鏈條。
五個專業示范園區分別指哈大齊工業走廊循環經濟研發中心和國家環保科技產業園區、依蘭達連河煤矸石綜合開發利用園區、電鍍工業園區、新型建材工業園區和何家溝群力污水處理廠———中水利用再造濕地實驗區。
其中哈大齊工業走廊循環經濟研發中心和國家環保科技產業園區要在哈大齊工業走廊,規劃建設高新技術產業中心和國家環保科技園;推動高新技術項目研發和部分研發項目產業化,為工業走廊產業發展和全市循環經濟發展提供項目源,重點發展環保高新技術、清潔能源、廢棄物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產業等。
依蘭達連河煤矸石綜合開發利用園區要利用依蘭達連河煤礦煤矸石為資源,規劃煤矸石煉油、煤矸石生產聚合氯化鋁、煤矸石發電、煤矸石、粉煤灰制建材等循環經濟模式,形成煤矸石綜合利用專業園區。
電鍍工業園區是指規劃在市區東部建設電鍍工業示范園區,按照生態學理念,對電鍍工業企業統一規劃、統一定點,集中管理、集中治污。
新型建材工業園區要將電廠與水泥廠聯結,發展新型建材生產,對廢物進行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規劃建設熱能和水資源循環利用系統,對園區內的廢氣、廢熱、廢水、廢渣等實行多次循環使用,創建新型建材工業園區。
何家溝群力污水處理廠———中水利用再造濕地實驗區要充分利用濕地具有調節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功能作用,加強濕地的恢復保護與重建;通過政策保障和資金投入,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和保護地、濕地恢復保護工程建設和濕地保護網絡建設項目等措施,達到有效保護濕地發揮濕地生態系統的綜合效益,實現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目的,其中規劃何家溝群力污水處理廠———中水利用再造濕地實驗區,實現恢復與重建濕地;建設何家溝群力濕地生態公園,增加城市生態旅游景觀,擴大城市公共綠地面積,打造環境清潔優美、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生態城區。
規劃要求,全市工業生產要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的原則,建立適於哈爾濱市實際的清潔生產政策法規和管理體系,建立企業實施清潔生產的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完善清潔生產的信息服務和技術服務體系,完成主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清潔生產的審核工作。
據介紹,循環工業體系建設規劃目標近期(2006-2010年)達到一級(國際清潔生產先進水平)標准的企業佔整體企業為10%;二級(國內清潔生產先進水平)標准的企業佔30%;三級(國內清潔生產基本水平)標准的企業佔60%以上。中遠期(2011~2020年)達到一級標准的企業佔整體企業的20%~30%;二級標准的企業佔50%~70%;三級標准的企業佔80%~100%。在工業體系中實現企業內部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園區內或園區間實現企業間廢棄物的再利用,最終形成循環經濟發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