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七臺河發展循環經濟框架體系 形成兩低一高延伸產業鏈
2007-06-07 10:11:1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尚合峰 呂天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7日電 日前,在勃利縣博興化工公司熱電分廠,車間裡工人在崗位上生產發電,車間外建築工人在『美容』抹牆,緊張進行著熱電聯產一期工程的收尾工作。熱電聯產二期工程也在緊鑼密鼓建設中。

  這是七臺河煤電化基地建設的一個場面。在黑龍江省東部打造煤電化工業基地進程中,七臺河市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初步形成了優質焦煤、優質焦炭、電力工業、煤化工四大基地。

  發展循環經濟的框架體系形成

  據七臺河有關負責人介紹,從多年來的實踐看,由於下功夫抓循環發展,七臺河已初步形成了煤焦化、煤電建等為一體的發展循環經濟的框架體系,對於增強發展活力、支橕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七臺河將緊緊抓住貫徹落實省十次黨代會關於加快煤炭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加快煤電化基地建設進程的有利契機,進一步做深、做活、做細煤文章。

  據了解,目前,七臺河已形成洗煤能力2400萬噸,達到了可選原煤全部入洗的目標,已建成較大型焦化企業14家,焦炭生產能力達到530萬噸;發展較大型煤化工企業4家,不僅實現了對煤氣、焦油等的回收利用,而且還上了城市供熱、民用燃氣、煤氣發電等項目;發電總裝機容量76萬千瓦,年消耗煤矸石85萬噸,轉化劣質原煤150萬噸;已建成和正在建較大型煤建材企業6家,已發展潔淨煤生產企業10家,清潔型煤生產能力已達30萬噸。就今年一季度形勢看,煤炭工業快於非煤工業。煤炭工業實現增加值7.0億元,同比增長50.8%,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9.5個百分點。煉焦業實現增加值1.7億元,增長38.8%,電力行業實現增加值1.5億元,增長13.2%。

  進一步延伸煤電化產業鏈

  據了解,七臺河將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循環經濟發展思路,進一步加強煤電化基地建設。充分發揮七臺河在全省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以工業園區和高新技術建設為載體,重點建設優質焦煤、優質焦炭、電力工業、煤化工四大基地,進一步完善煤焦化一體、煤電建一體、木制品、農副產品深度開發、農用機械及零部件等工業循環經濟產業鏈,從而使七臺河工業實現由粗放型、外延式發展模式向集約型、內涵式轉變,使廢棄物排放量大幅降低,資源和能源消耗率大幅降低,從而推動工業循環經濟發展。

  七臺河人把一噸煤『掰』成多少噸用,把煤的文章逐步做大、做強、做優,讓煤在深加工中得到昇值,逐漸形成了以煤為依托的精煤、焦炭、化工產品等產業鏈條。實現了『兩低一高』,即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推行『資源—產品精深加工—再生資源利用』的循環經濟新思維,進一步加強煤電化基地建設。

  煤電化龍頭企業你追我趕

  七臺河按照新型工業化路子,加強煤電化建設,大力發展煤炭循環經濟,把原煤洗成精煤,把精煤煉成焦煤,大力發展煤化工、煤轉電、煤轉焦等,一大批規模企業爭相發展。寶泰隆煤化工有限公司在生產焦煤、焦炭的基礎上,2006年新上年產20萬噸煤氣制甲醇項目,把原煤煉成焦後產生的煤氣等『廢氣』利用起來,變廢為寶,使公司年產值可達4億元,實現稅金5000多萬元。昔日工業園區日夜燃燒的『天燈』變成了大把大把的鈔票。大唐七臺河發電公司二期工程完成投資17億元,寶泰隆10萬千瓦熱電聯產項目和德利能源10萬千瓦熱電聯產項目年底即可投產,龍洋焦電、魯龍等煤氣發電項目使全市發電能力將增150萬千瓦。在焦化項目方面,已有寶泰隆60萬噸、龍鵬60萬噸、億達信80萬噸、龍洋96萬噸等一大批大型煤化工骨乾企業崛起,焦炭生產能力提高到300萬噸;在煤化工方面,興盛化工廠煤焦油加工項目已投產,隆鵬公司30萬噸焦油加工項目、寶泰隆10萬噸和億達信8萬噸煤氣制甲醇項目已全面啟動;在煤建材方面,已有7個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生產新型建材的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宏源建材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4年,年產6000萬塊煤矸石空心磚,每年消耗煤矸石15萬噸。

  四年來,依托循環經濟模式,七臺河引進資金126億元,新上項目1600個,投資億元以上項目25個,千萬元以上項目180個,四年來僅焦化項目投資就達30多億元。

  目前,七臺河市按照『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開創發展循環經濟、建設龍江強市的新局面』的戰略目標,加快煤電化基地建設,向新型工業化城市邁進。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