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片說明】 曾經被多家媒體專訪過的王殿海,與老伴一起翻看以前的資料。 孫岩 攝 |
在哈爾濱道裡區撫安社區,王殿海是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名字。
『別看他獨臂獨腿,卻有一身好功夫,幾個小伙子都打不過他。』『這些年,他抓的犯罪分子老多了,有100多個,現在小偷盜賊都繞著撫安社區走,誰也不敢來作案。』———這些關於王殿海的傳言在道裡區撫順街道廣為流傳,盡管傳播者可能壓根兒沒見過王殿海本人,但傳言卻體現出他們對目前安定生活的滿意。
『用一生有限的時間,做終生難忘的事。』老黨員王殿海誓言錚錚。雖然身患殘疾,卻能頂天立地,他用自己的獨臂殘腿構築了一個大寫的『人』字。
一場意外事故奪去了王殿海的左臂和左腿。從消沈到自強,他重新感悟人生:『我要從為社會服務中找回人生價值!』
今年68歲家住道裡區撫安社區的王殿海,祖籍山東。1956年,年僅17歲的王殿海來到哈爾濱,兩年後,憑借自己的聰明和能乾,他在原哈爾濱鐵路水電段當上一名電工。1964年,剛剛結婚一年多的王殿海在一次帶電作業中被萬伏高壓電擊中身體,從此失去了左臂和左腿。
『畢竟我纔25歲呀,從一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一下子變成了殘疾人,難道後半生就這樣度過了嗎?』面對這個殘酷的現實,王殿海當時甚至都不想活了。可一本書改變了他後半生的命運。
病床上的王殿海偶然讀到了同事送來的一本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身殘志堅的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他。王殿海給自己選定了一個新的人生方向,他要重新站起來,像保爾·柯察金那樣,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
接下來的王殿海像變了一個人,看報紙,聽廣播,每天堅持?煉身體。安裝上假肢後,王殿海更是每天拿出幾個小時練習走路。功夫不負有心人,走出心理陰影的王殿海不但能夠單手穿衣、洗臉、做家務,還掌握了用一只手捏窩頭的技巧,他做出的飯菜讓妻子都自嘆弗如。
1966年,王殿海回到位於現址為地德裡小區的家中,每天沒事就拖著6公斤重的假肢在庭院裡溜達,看到雙職工的孩子沒人看、放學的孩子沒人管,他主動找到居委會,提出要為鄰居看孩子。王殿海的熱心給鄰居帶來了方便,他的家也漸漸成了一個免費的幼兒園,孩子從1個增加到7個。
王殿海看孩子不收一分錢,有時還要搭上一頓飯。鄰居過意不去前來感謝,王殿海卻說:『沒什麼,我雖然累了點,卻減輕了你們的負擔,能更好地為社會做貢獻。再說,我現在是個由政府扶養的殘疾人,能從為社會服務中找回人生價值,這不也是一種回報嗎?』
誰也不會想到,拖著一條殘腿的王殿海在社區治安員這個崗位上一乾就是33年。每當聽到王殿海拖著的假腿巡夜時踏在地面發出的咚咚聲,居民們就知道,這又是一個平安夜
上個世紀60年代,王殿海住在撫順街道十五委,緊靠鐵路貨場。當年這裡是棚戶區,地勢高,老哈爾濱人管這裡叫『地包小市』,是盜竊案件的頻發地,治安秩序上了全市『黑名單』。居民對治安環境很不滿意,還編了一套順口溜:『住在小地包,日子很難熬,盜竊常發生,治安太糟糕,誰敢管閑事,就得挨一刀。』
可王殿海就沒信這個邪,拖著一條假腿,掛著一只假胳膊,他主動擔起了社區治安員的職責,不但幫鄰居看家護院,還經常去派出所提供破案線索。1968年,王殿海被大家推選為十五委的治保主任,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崗位他一乾就是33年。
當年地德裡居民住的都是平房,小胡同九曲十八彎,治安員的任務很重,除了防盜,還要防火防雨。每天,王殿海都要在社區裡巡邏兩趟,白天一次,晚上一次,遇到可疑的外來人,他主動上前聊天,摸清底細;碰到大風天,王殿海總會走上街頭巡視火災隱患,早早地把防火旗插到指定街口;趕上大雨天,王殿海更是放心不下,擔心街道上的水倒灌進居民家裡,他就穿著雨衣拄著木棍逐個檢查清理排水口,生怕哪個井口堵了。
33年間,王殿海巡查的腳步一天都沒停止過。那條6公斤重的假腿踏在地面發出的咚咚聲,總是准時在居民的門前響起,遠了又近,近了又遠。每次聽到這熟悉的聲音時,居民們都會從心裡感到一份安寧。可誰又知道,多少次,王殿海那只半截左腿都被假肢磨破出血,鮮血染紅了半個褲腿。
一天傍晚,王殿海帶領3名聯防隊員在街道上巡視,走到一所小學校附近時,突然聽到不遠處傳來喊救命的聲音。順著聲音找去,只見一個搶走一名女青年皮包的歹徒正逃竄而去,王殿海馬上指揮3名聯防隊員分頭包抄。不熟悉地形的歹徒鑽進一棟三層樓的樓道裡,手持一把尖刀大喊:『不要過來,誰過來就和誰拼命。』
王殿海趕到後,讓大家跟在他身後,自己側身走在最前面,一步一步向歹徒逼過去,當歹徒用尖刀刺向他的一瞬間,王殿海身後的聯防隊員猛地躍起,將歹徒按倒在地。事後,大家問王殿海為什麼這麼膽大,敢走在最前面。王殿海笑了笑說:『我這是智取呀。我側身走過去,用假肢對著歹徒的尖刀,就算紮上也不疼,別人就可以趁勢衝上去了。』
正是這種勇氣和膽識,讓王殿海贏得了百姓的敬重和感動,大家都稱他為『鐵人』。33年裡,從居委會治保主任到社區聯防隊員,再到治安協管員,盡管這個芝麻大的街道官已改了幾次名,但王殿海每次都被大家挽留在這個崗位上。直到1991年,已經62歲的王殿海纔從治安員的位置上退下來。在此期間,王殿海還曾擔任過撫安社區黨支部書記,並當選為哈爾濱市人大代表。
據統計,33年中,王殿海配合公安機關先後捕獲犯罪嫌疑人112人,破獲各種案件174起,提供破案線索830餘條。1973年,王殿海光榮地加入黨組織;1988年,公安部給王殿海榮記一等功;1989年,王殿海被授予全國城鄉治安聯防先進工作者稱號;1999年,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全國公安保衛戰線英模表彰大會上,王殿海受到中央領導的接見。
看到街坊裡有的孩子步入歧途,王殿海開始把幫教失足青少年當作一樁持久的事業來做。他說:學壞的孩子都屬於聰明的孩子,如果改邪歸正了,就能成為社會的棟梁
當了幾十年的治安員,抓了上百名的犯罪嫌疑人,王殿海卻始終高興不起來。他發現,在眾多偷盜、打架、搶劫案件中,經常可以看到未成人的身影。這些天真的孩子們剛剛邁出他們的人生第一步,就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這對他們的一生是多麼大的不幸,對社會又是多麼大的損失。想到這裡,王殿海的心就像刀割一樣痛。
王殿海主動承擔起撫安社區關心下一代工作。他結合自己從事多年治安工作的經驗,提出了對待失足青少年的『五心』幫教法。即:用愛心感化、用耐心說服、用誠心幫助、用熱心教育、用關心體貼。社區裡有一名叫小飛(化名)的青年,從十幾歲開始就跟著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社會上混,打架斗毆屢教屢犯。小飛的父親扯著他的脖領子找到王殿海說:『我實在管不好了,您就幫俺教育這孩子吧。』對待小飛,王殿海一不打二不罵,時常就一些小事與小飛嘮家常、談理想,教育他人活著就應活出個樣子,什麼時候都不能讓人瞧不起。
小飛的思想發生轉變後,王殿海又讓他臨時加入到社區聯防隊,通過自己言傳身教讓小飛樹立了正確的是非觀。看到小飛為找不到工作發愁,王殿海親自做擔保,推薦他到一家鈑金廠工作。小飛肯乾又有靈氣,很快成為工廠裡的生產骨乾,如今40多歲的小飛已當上了副廠長。逢年過節,他總會來看望王殿海。
『能學壞的孩子都屬於聰明的孩子,如果改造過來,他們都能成為社會的棟梁,比我這個殘疾人對社會的貢獻可大多了。』這是王殿海幫教失足青年時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20多年來,王殿海與大家共同幫教80多名失足青少年,先後有59名青年參加了工作,有4人參軍、有3名青年成為創業小老板。在這些孩子的成長記憶中,王殿海無疑是引導他們走出迷途的『知心爺爺』。
從社區治安員職務上退下來的王殿海又把目光投到社區中的特困家庭,『什麼是和諧社區?就是讓最困難的家庭分享到社會發展進步帶來的幸福』。
從多年的社區工作中,王殿海總結出了『十個一』工作法:電視報紙看一看,基本國策講一講,自家子女管一管,治安巡邏走一走,衛生綠化搞一搞,違紀青年幫一幫,封建迷信查一查,軍烈屬、困難戶訪一訪,鄰居不和勸一勸,意見建議提一提。如今,『十個一』工作法已在道裡區基層工作普遍推廣。
撫安社區有三多:困難家庭多、殘疾人多、孤老寡戶多。從社區治安員崗位上退下來的王殿海並沒有退出他熱心的事業。隨著他把目光投到這些社區中的特困家庭,王殿海的工作重點從管『壞事』變成了管『閑事』。
在社區207棟居住著一戶居民,父女倆都是智殘人,買菜不會算賬,一個月的低保金沒幾天就花光了。王殿海了解這一情況後主動當起了他家的理財會計,逢年過節將買好的食品送到他們家。王殿海還常年資助撫安社區裡的兩個貧困學生,這兩個女孩子都生活在單親家庭,上學的書本費常常不能保證。王殿海了解到情況後,買好了本和筆,在中考前分別送到兩個孩子的手上,還給每人留下了50元錢的零花錢,並叮囑她們要好好讀書,有困難就來找王爺爺。
2001年至今6年多來,王殿海管的『閑事』越來越多,可管『閑事』就要花錢。王殿海每月和老伴就靠他1000多元的退休金生活。為此,他省吃儉用,不捨得為自己多花一分錢,抽煙專挑便宜的買,身上穿的灰布衫也已洗成發白的顏色。不過,王殿海對此卻是毫不介意。
『我很知足,生活費夠花就行了,幫助那些生活困難的居民,讓他們看到美好的希望,就是我最大的滿足。』王殿海說,『什麼是和諧社區?我的理解就是讓最困難的家庭分享到社會發展進步帶來的幸福。』
奉獻的力量
是什麼,讓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人遭遇不幸後,反而迸發出驚人的能量?是什麼,讓一個肢體殘缺的人,做出令許多健康人也難以企及的事跡?
看完王殿海的故事,答案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回報社會的責任感,是奉獻他人的精神。
正是這種精神,讓一個獨臂獨腿的人主動擔負起社區治安員的職責,一乾就是33年,面對持刀歹徒也敢於挺身而出;自己行動不便,卻承擔起社區關心下一代工作,用愛心感化教育失足青少年;收入不豐,卻出錢出力幫扶社區中的特困家庭,常年資助貧困學生,年紀越大管的『閑事』越多。
『用一生有限的時間,做終生難忘的事』。老黨員王殿海簡單朴實的話語,擲地有聲,令人動容。這個身體殘疾的老人,用自己的行動寫下了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字。證明了自己,也感動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