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4日電 『從開春到現在,我們吃的都是霉大米,聽說這種糧食對身體有害,在工地上乾重活不吃還餓,現在工友們都擔心得一身病回家,請你們記者一定來查一查!』8月31日,在記者的熱線電話裡,一男子急促地跟記者反映:乾活的工地食堂,老板給工人吃變質發霉的大米。
每天工作12小時,卻吃霉大米
在電話裡該男子說,他來自巴彥縣農村,開春時,跟村裡的熟人來到哈市一工地當鋼筋工。每天工作從5時30分至18時30分,除了中午吃飯休息1小時,無論刮風下雨,全天12個小時都得在工地上乾活。每天重體力勞動———搬鋼筋、捆綁鐵架子,雙手磨出了大血泡。
他說,工地食堂吃的飯菜無營養、沒油水,大伙都認了,即使現在天天吃土豆、白菜、茄子,也沒有人挑。但最讓人不能容忍的是,食堂竟然把一些發霉變質、有怪味的大米給工人吃。這樣的糧食從開春吃到現在,有的工友已吃得肚子疼,更多的人開始擔心身體會生病。為此,現在每天早晨食堂做的米湯,大家寧願餓著也不願吃了。可是中午,一天最關鍵的一頓飯,不吃就要挨餓。每天捧著打來的發黃變質、霉氣撲鼻的大米飯,工人們實在難以下咽。據他介紹,僅鋼筋工食堂就有六七十人吃這種大米,而整個工地有工人二三百人。
鐵鍋支就食堂,碗裡米粒泛黃
2日11時30分,正是工地『飯口』。冒著大雨,記者趕到這家位於南崗區宣化街上、工程名稱標為『宣化街平准街公建住宅』的建築工地。從外面看,該工地正在起二層樓。透過緊鎖的黑色大門,記者看到從工地上下來休息的工人們正紛紛端著茶缸、飯盆奔向食堂打飯。記者乘亂鑽進大鐵門,混進工人群中。位於大鐵門一側的一溜簡易白房子就是工人食堂,這食堂其實就只有一口大鐵鍋。鋼筋工、木工各自獨立起灶。
往裡走時,記者發現木工灶,一位40歲模樣的男子端出用黑色大鐵盒子蒸熟的米飯,走到在建樓房一層,隨手把米飯倒在一個紅色大塑料盆裡,工人們紛紛從紅盆裡盛飯。記者親眼見到盆裡的米飯顏色泛黃,半黑半白的米粒夾雜其中。工人碗裡的米飯,聞不到米飯香味。
記者問身邊打飯工人:『這樣的飯好不好吃,吃多長時間了?』工人們怕被『老板』看到,不敢搭話。趁著工人打飯機會,記者摸到最裡邊的第一個食堂。走進一看,不足10平方米的黑屋子裡,土制的鍋灶上放著一口黑色大鍋,鍋上沒有覆蓋任何東西,大蔥、大頭菜凌亂地丟在地上,進門靠牆的地方放著三袋大米,其中一袋開著口。記者從這個標著『長粒香』的紅色米袋中取出一把大米看到,這些大米不是長粒,而是一些很小的碎粒。
據知情人介紹,這樣的灶房,多數是由包工頭承包的,為了省錢,他們有的從飼料廠或小販手裡收購來一些變質發霉的糧食。因得罪不起包工頭,多數工人即使每天吃這樣的糧食也敢怒不敢言。
『問題』大米被暫扣並送檢
昨天,記者跟隨南崗區工商分局蘆家工商所的4名執法人員,對『宣化街平准街公建住宅』工地食堂進行了突擊檢查。
走進木工食堂、鋼筋工食堂,執法人員現場對堆放在灶房裡的7袋大米進行了檢查。經查看,袋裡的米很碎,裡面還摻雜著黑粒,從大米的顏色來看,執法人員初步斷定是陳大米。隨後,執法人員找來鋼筋工食堂一姓王的詢問:『大米是從哪進的,給工人吃了多長時間了?』王某只是回答:『米是商販送來的,一塊二一斤買的陳大米。』當執法人員讓其出示進貨票據時,王某以『從來不要票據』為由,未提供進貨票據。
最後,執法人員對『問題』大米進行了暫扣處置,並分別提取了大米樣品,做進一步化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