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1日電 『近年來結腸癌的發病率日趨增高,其年齡段基本都集中在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當然也有極個別年輕患者。』在20日召開的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黎介壽表示,造成結腸癌發病率增高的原因除了家族遺傳因素外,不合理的飲食結構也是一大致病誘因,尤其東北地區的酸菜、咸菜等最易使人患癌癥。
黎介壽說,從他臨床接診情況看,我國結腸癌患者連年增多,女性比例高於男性。而患者都有著極為相似的飲食結構:高脂肪、高動物蛋白、少纖維,尤其一些人愛吃東北酸菜、醃咸菜、燒烤,因此結腸癌又被稱為吃出來的癌癥。
『東北的酸菜出名,而東北冬天又好做一些醃漬菜,但此類食物不宜消化,造成腸腔中的殘渣、廢物中的有毒物質殘留,使腸腔超常吸收和對腸黏膜和肌層的超常刺激,形成便秘,使腸腔變窄,導致腸癌發生。在我國一般60歲是高發期,所以中老年人應及時進行檢查,作好預防。』黎介壽說。
黎介壽還提醒說,如果家族中直系親屬患有結腸癌,那麼到60歲以後一定不能忽視,即使身體沒有任何癥狀也要定期到醫院做相關體檢,因為這部分人已經屬於罹患結腸癌的高危人群。此外,長期便秘者,肥胖人群,喜歡吃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者,常吃燒烤者,長期坐辦公室者以及接受過腹部放射性診斷治療的病人,最好每年定期到醫院做腸鏡。
黎介壽
中國工程院院士,普通外科專家,醫學教育家,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副院長,解放軍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長,南京大學臨床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