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4日電 從去年看到今年,市民李穎為了買一套使用面積60平方米的住房,滿哈爾濱市地跑,樓盤看了一個又一個,快要跑斷了腿。可是,她仍然兩手空空,失望而歸。回頭再想購買最初看到的房子時,李穎沒想到,不到一年時間,那個樓盤房價每平方米漲了1000元——她再也買不起房子了。
時隔一年
每平米漲1000
李穎,在哈市某事業單位工作,家住道裡區。從去年開始,和丈夫拿著所有積蓄10萬元錢,踏上了艱辛的買房之路。
李穎告訴記者,她首先看的是位於道裡區通達街附近的品格小區,當時該樓盤起價為每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多元。想想手裡的錢,李穎最終放棄了價格相對較高的道裡區,來到了道外區。當時,她看的是位於道外二十道街附近的濱江鳳凰城,房價是使用面積每平方米2700元,如果在這個樓盤買一套使用面積60平方米的住房,她兜裡的錢還差10萬多元。她又看了一套位於二環以外的西典家園小區,還是買不起。就這樣,李穎從去年到今年,從二環內看到二環外,最後只能望房興嘆!
近日,李穎准備貸款買房,於是她回頭來到最初看的品格小區,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裡的房價從今年春節過後,一路看漲,現在房價已接近建築面積5000元/平方米。按現價,李穎算了一筆賬:現有存款10萬元,兩人工資加起來每月4000元,除去開銷,每月能省下1000元,如果不貸款,按現價要再攢30年錢,纔能在『品格』買一套使用面積60平方米的房子;如果貸款30萬分20年還清,每月要還2000多元,根本無力承擔。李穎感到,她可能這輩子都買不到住房了。
冰城『樓王』
每平方米上萬
記者對哈爾濱的樓市進行了一番調查。正像李穎所經歷的那樣,哈爾濱的房價一路看漲。
位於道外二十道街附近的濱江鳳凰城,去年的房價是建築面積2700元/平方米,現在已經漲到3400元/平方米;目前位於道外區的曼哈頓奧韻國際,僅剩的尾盤銷售,價格為建築面積4500元/平方米;位於道外區的東昇江畔從開盤時建築面積4000多元/平方米漲到了現在的6000多元/平方米;目前哈市樓盤單價最高的是位於友誼路上的哈公館,售價建築面積1萬元/平方米。該樓盤在哈市號稱『樓王』,套型一律是超大設計,每套總價都在200萬元以上。
哈公館給冰城樓市漲價開了頭,也打開了上漲空間。隨後,觀江國際和大商麥凱樂國際公寓也都陸續漲價,直到現在的建築面積每平方米八九千元。再隨後,又有一大批樓盤從建築面積每平方米5000元漲到六七千元,依次類推,形成應聲齊漲、跟風追漲局面。
李穎告訴記者,哈公館開盤那天,正趕上她坐公交車到友誼路附近辦事。李穎形容,在哈公館售樓處門前,上百輛名車雲集,幾乎將友誼路交通阻斷。看到萬元豪宅開盤的盛大場面,李穎回想起自己的購房經歷,酸甜苦辣一時湧上心頭——難道哈爾濱的房子都是為富人建的?
經濟房沒資格
廉租房沒資格
買商品房的夢想徹底破滅,李穎想起了申請經濟適用房或廉租房。於是她上網查閱了很多相關資料——
2005年,哈市出臺《城市居民購買經濟適用住房的規定》。《規定》中要求,購買者必須符合『年收入在4萬元以下的無房戶或住房困難戶、企業退休的建國前入伍的老軍人等條件之一』,纔可申購經適房……
2006年3月,哈市出臺《購買經濟適用住房貨幣補貼暫行辦法》,對符合條件的購房家庭購買經濟適用住房補貼3萬元。
李穎了解到,經濟適用房現金補貼次數、惠及市民人數有限,且只在2006年9月28日發放過一批。到目前為止,哈市享受到經濟適用房優惠政策的低收入家庭僅約2000個。
哈市對租住廉租房同樣有一套硬性規定——家庭特困,人均居住面積低於7平方米。到目前,享受到廉租房政策的家庭也約有2000個。
哈市房產主管部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哈市目前的經濟房和廉租房供應就連廣大低收入家庭的需求都不能滿足,像李穎這樣的家庭,根本沒資格申請經濟適用房、廉租房。
尷尬中間層
何時能有家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商品房竣工總量減少。商品房竣工總量為41.4萬平方米,下降47.2%。其中,住宅竣工面積下降54.9%。
商品住宅銷售增長較快。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215.7萬平方米,增長15.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195.6萬平方米,增長20.3%。商品住宅平均銷售價格2702.7元/平方米,增長10.7%。
今年商品房建設規模回落。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施工面積為868.7萬平方米,下降7.3%。經適房35.0萬平方米,下降26.3%,別墅、高檔公寓73.0萬平方米,增加60.7萬平方米,增長2.1%。
近日,哈市又出臺廉租房新政策,新建住房拿出總面積的2%用做廉租住房,廉租房補貼每人每平方米上漲4元。
李穎平時挺滿足,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家庭年收入5萬元,可她平生第一次為自己的階層感到尷尬。有錢階層可以買商品房,沒錢的,政府一再給補貼,可佔社會大多數的中間層何時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住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