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6日電 近年來,隨著哈爾濱市公交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從中體會到了便利和快捷。但是,由於投入不足、監管不嚴、管理缺位等原因導致的車況差、『冒黑煙』等現象,已經嚴重影響了百姓出行的舒適程度,車輛髒、亂、差讓乘客望而卻步。
30%車輛『帶病上路』
說起坐車,市民韓女士很無奈:『我過去經常乘坐206路公交車,車況太差了,不僅衛生情況不好,而且有一些座位破損很嚴重。有的車輛車門還關不嚴,下車的時候,後車門只開一半,夏天還好,冬天冷風不停地朝車廂內灌,別提多遭罪了。8路車的服務很好,坐起來也很舒適,但冒黑煙的情況太嚴重了。』
市民馬先生說:『6路車太髒了,座套根本就不換,我寧可站著也不願意坐座位。110路的座位原本是軟墊,可是時間長就磨沒了,只剩下硬板,做起來很不舒服,車隊也不換,而且有的靠背都壞了,車隊還拿座套蓋著。』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很多乘客由於公交車車況差而選擇其他代步工具。一些車輛由於老化嚴重,不僅嚴重影響城市形象,而且老化導致的運行速度慢也制約了其他車輛的行駛速度。
記者從公交部門了解到,目前,哈市公交車當中有20%~30%的車輛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問題。
公交車因何維護不善
哈市汽車總公司一位負責人說,目前哈爾濱市的公交車數量基本能滿足市民的需求,但很多車輛都是超期服役。公交車廢止期限為8年,可是受北方氣候特點影響,多數公交車運營6年左右就應該更換新車,而哈市正在服役的公交車很多都在8年以上。其中,很多空調車都是1999年上線,已接近8年報廢期,車輛從性能、燃燒系統方面都不達標。車輛老化導致的最嚴重後果就是『冒黑煙』,其次還包括運行速度下降、外觀破舊、座椅殘缺等。
另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公交車平時的維修養護是保持良好車況的必要工作,根據公共交通車輛強制保養規定,車輛運營到一定公裡數之後必須進行維修養護,一年要進行三次以上維護,但有一些線路的公交車,特別是一些承包即將到期的車輛,只顧效益,忽略了對車輛的維護。
汽車總公司的那位負責人表示,改變車況差的局面,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更新車輛。目前,哈市的公交總體上分國有公交和民營公交兩部分,國有公交包括汽車總公司和電車總公司,而民營公交主要是一些民營和聯營線路,在車輛更新上,基本都是企業自籌資金。以汽車總公司為例,今年公司更新車輛269臺,用於償還貸款的金額高達5000萬元。雖然每年企業都會投入大批資金用於老化車輛的維護和更新換代,但難以跟上車輛實際老化速度。因此,很多車輛性能較差。雖然國家公共交通強制保養等措施同樣適用於民營公交,但在利益的驅使下,車輛能否得到及時的更新和維護的確存在疑問。
市民企盼坐上舒適車
哈市人大代表史鐵成認為,隨著公交的發展,人們不僅僅追求走的是否便利、快捷,還要看舒適的程度。公交車車況差不僅髒了城市的臉,而且影響整個交通的運行速度,以及百姓出行的舒適度。建議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加大對公交的投入,設立專項資金,保證車輛的更新,作為企業內部也應該加強車輛維修保養工作,嚴格把關,不合格車輛堅決不准上路。
黑龍江省政協委員馮洪濱說,不論是國有公交和民營公交,不論是否以盈利為目的,他們都屬於哈爾濱市公共交通的一部分,他們與生俱來地具有公益的性質,除了考慮自身的經濟利益,社會效益更不應該忽視。在公交優先的大背景下,公交車作為具有公益性質的公共運輸工具,與百姓的出行和生活息息相關。國有公交負債經營,民營公交以經濟利益為中心,監管部門監管機制缺乏,這些都不能使公交車很好地為百姓服務,乃至出現維護不善、車輛老化等問題。政府部門應該從關注百姓出行的角度出發,及時解決公交行業存在的問題,希望這些問題在政府的扶持下、管理部門嚴格管理、公交企業自律和社會監督下能早日得到解決,擦亮城市的窗口。
![]() |
公交車離站,留下滾滾黑煙,路人紛紛掩面躲避。記者 蘇強 攝
![]() |
一臺201路公交車風擋玻璃破碎,座椅破損不堪。記者 高明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