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7日電 市民吳先生想要購買一套使用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的二手房,然而,在一個月的購房過程中,他遇上種種『怪事』,對哈爾濱市二手房市場中的種種『貓膩』感到無奈。近日,吳先生向記者講述了他一個月來的離奇經歷。
一套房子差價五六萬
吳先生在房產中介公司登記後不久,對方給他打來電話稱,道外永平小區有一套6層使用面積為90平方米的二手房賣55萬元。第二天他在報紙上看到同樣是永平小區7層使用面積為98平方米的房子售價為23.5萬元。同一個小區,面積相差不多,房價咋能差了20萬元?吳先生看不清真相只能放棄。他告訴記者,這樣的事兒他遇到的太多,同樣的小區,相同的面積,一套房子的報價能差出五六萬元。有時更讓人稱奇的是,同一套房子在不同的房屋中介,要價也能差5萬元以上。
看前看後兩個價
幾天前,吳先生通過中介在正陽河醬油廠對面看了一套使用面積為100平方米的高層住宅。看房前,中介的工作人員表示房主報價55萬元還有講價餘地。看過房子後,吳先生對房子感到很滿意,並當著房主的面畫了草圖,想回去後讓家裡人看一下。很快,他決定買下這套房,沒想到此時房主卻變卦稱『少57萬元不賣』。中介人員向他透露,漲價的原因是房主看出吳先生是真想買房,於是想『宰一刀』。
好房賴房難辨清
吳先生說,他原來相信二手房出售時做出的『簡裝、中裝、高裝、精裝……』等說明,但看了幾套房後發現,這些話大部分是騙人的。他在道裡看了一套標稱高裝的二手房,其實就是簡單地鋪了地板刷了牆。還有一次,他看了一套寫著『好地點』的二手房,結果這套房緊鄰加油站。
經歷了二手房市場中的種種怪事,吳先生感慨:『現在買二手房真得小心啊,稍不注意就會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