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自主創新撬動新一輪大發展
2008-01-26 10:19:3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彭溢 陳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6日電 『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我們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首先要由主要依靠物質投入推動經濟增長轉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僅集中談到自主創新,而且在各章節中都滲透了科技內涵。如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靈活運用科技這一撬動經濟發展的杠杆,為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橕?來自黑龍江省科技戰線的代表、委員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調整思路研發成果轉化兩手抓

  『要依靠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推動經濟增長,就需要有大量適用的科技成果。』省政協委員、省科技廳副廳長潘忠說,黑龍江省在建設創新型省份的過程中,不論是建設六大基地,發展區域經濟,還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每向前走一步,社會對科技的需求就成倍增長,這些產業的發展都需要源源不斷的科技成果來支橕。

  一個問題凸現出來——科技成果儲備告急。潘忠說,現在,來自各方面的大量資金都投向了科技成果轉化階段,省科技廳的經費構成比例中產業化階段的資金也佔據大頭。相比之下,對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的投入不足。盡管黑龍江省科技成果產出量連年上昇,但與巨大的需求相比仍然捉襟見肘,不但數量少而且水平低、成熟度差,難以滿足買方市場的需求。民營企業和改制後的股份制企業對科技成果的需求也呈上昇勢頭,他們已經采取聘用高端科技人纔,或與研發單位共建實驗室等手段將尋求科技成果的位置前移。

  科技管理部門如何應對這種變化?潘忠認為,必須適當調整工作思路,工作重心應從注重科技成果轉化轉向研發和成果轉化兩手抓。一方面,將科技部門掌控的資金,更多的調配到技術創新階段,用於改善科研條件,構建技術創新體系,提高研發能力方面,為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更成熟的科技成果;另一方面,構建促進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的機制、平臺,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向科技成果轉化階段。

  引領作用『頂天立地』搞科研

  在自主創新撬動新一輪經濟的大發展中,科研機構肩負著『骨乾和引領作用』。但在部分科研院所,科研人員們有著些許無奈。省政協委員、哈爾濱鐵路局減速頂調速系統研究所高工鮑衛平說,在一些實力薄弱的科研所,科研並不是第一位的,領導想得更多的還是如何按月給職工發出工資,缺少對市場和國內外需求的准確把握。

  日前,坐落在黑龍江省的國家級研究所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第四次蟬聯國家科技獎,並成為我國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排頭兵』。自主創新的研發路,他們走得鏗鏘有力。省政協委員、哈獸研所長孔憲剛說,這與哈獸研多年來一直秉承『頂天立地』的理念開展科學研究分不開。2003年,禽流感在我國爆發,而哈獸研人高瞻遠矚,早在1983年就投入了該疫病的防治研究。他們近二十年的技術儲備,使我國爆發禽流感後僅用50多天就全面控制了疫情,國際衛生組織認為這在國際上是一個奇跡。孔憲剛說,自主創新首先要立足省情、國情,解決國民經濟發展在生產實踐中遇到的重大關鍵技術問題,哈獸研連續四年獲得的四個國家科技獎項目都是解決生產實踐中遇到的重大問題,這就是『立地』。『頂天』是利用我們的科技資源,趕超國際前沿,爭取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頂天立地』也是省科技廳在考量支持項目時的重要標准。潘忠說,今年科技部門在確定黑龍江省重大科技支持項目時,將請相關行業最權威的專家論證項目的可行性,然後選擇最好的單位進行實施。

  培育名牌開展科技合作招商引企

  『企業是科技人員開展自主創新的舞臺。有實力的企業越少,就意味著科技人員開展自主創新的空間越小,就有可能出現「創新空洞」現象,使成果研究與應用脫節、成果轉化與市場脫離。』潘忠說,應加大科技合作招商引企力度,結合黑龍江省資源開發和技術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科技合作招商引企。比如,針對高檔焊接產品規模生產與開發,要重點依托哈爾濱焊接研究所,引進具有較強生產能力的企業,合作開發,替代進口;針對市場缺乏綠色環保建材用膠、涂料等,發揮省石化院高分子材料研發優勢,引進相關企業,聯合研制開發新型綠色環保建材;依托佳木斯年產3萬噸海綿鈦生產加工基地,支持佳木斯建設鈦合金產業科技園區,引進鈦合金精深加工企業,形成優勢產業,帶動地方發展;在支持黑河俄電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方面,以黑化集團等企業為依托,引進工業硅生產及加工技術優勢企業,進一步研究開發工業硅生產用木炭的替代技術,研制生產有機硅及太陽能電池板用多晶硅,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省人大代表、大慶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李振國也表示,要積極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選擇有實力的企業給予重點扶持,培育名牌產品、拳頭產品,大力培育對外貿易骨乾企業。爭取引進3至5家世界500強企業或著名大公司、大企業入區開發建設項目或建研發基地。

  工大月球車原理樣機研制成功。記者蘇強攝(資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