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鄉村覓得實習新天地 綏化學院實習支教的探索
2008-04-01 09:18:2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趙宇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日訊 以前,談到支教,人們總是認為受益的只是鄉村那些渴求知識的孩子。其實,支教也完全可以成為一件雙贏的事情。綏化學院通過實習支教為在校師范生覓得了一方實習的新天地。

  支教緩解師范生實習難

  起初,在決定是否讓學生去實習支教的問題上,大家提出了不少疑義。首先是教學模式的問題,如果實習整整一學期,學生兩年半的基礎理論課能不能完成,傳統的理論課拖後可不可行?其次是每個鄉村學校只能容納三四名學生支教,學生要分布到多個不同的鄉鎮實習,地區跨度如此之大,怎麼管理?學生的吃住問題怎樣解決,安全是不是能有保障?第三,學校要給每個實習支教的學生拿出1500元作為生活補助,但是1名師范生一年的學費纔2500至4000元,這樣的支出是否太大?資金都花在支教上,怎麼辦學?

  但這一切都沒有動搖綏化學院院長莊嚴開展實習支教的想法。他說,之所以堅持,有兩個原因。一是他看到那些農村孩子確實需要經過正規訓練的老師。蘭西、青岡、望奎、明水4個縣共有初中教師3819人,但其中第一學歷是專科的教師只有1102人,本科只有16人。二是師范生需要實習陣地。每年我省有10000名左右的師范生畢業,一度曾出現過幾十名學生擠進一所學校實習的狀況。學生實習時只能講一兩堂課,更多的時候只能聽課。城鎮裡的學校怕影響常規教學進度,越來越不愛接收這種『實習團』。一些高校無奈之下,讓學生自己聯系實習單位,結果許多學生草草找所學校開了證明了事,實習越來越流於形式。急需師資的鄉村中小學讓他看到了學生實習鍛煉的舞臺,實習支教既是雙需,也是雙贏。

  為了推進實習支教的工作,綏化學院確立了『2.5+0.5+0.5+0.5』的新師范生培養模式。2.5是指入學後兩年半進行專必修課和公共必修課學習;第一個0.5是大三下半年,一部分學生實習支教,另一部分學生繼續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課程學習;第二個0.5是大四上半年,第一批支教學生返校學習,第二批學生赴鄉村支教,未支教學生參加普通教學實習;第三個0.5是大四下半年,學生進行畢業論文寫作或畢業設計。

  支教成了學生就業的寶貴財富

  實習支教讓大學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鍛煉機會。據綏化學院實習支教工作負責人張佐娟介紹,首批實習支教的大學生人均周課時達到了14節,最多的可達32節。

  他們不僅參加了正常的教學工作,還當上了班主任,開班會、做家訪等一系列教學活動他們都參與其中,幾乎與參加工作的正式教師一樣。綏化學院05級學生朱德慧說,以前去實習時,開家長會時我們都不能參加;可是現在,我們是在自己開家長會。學生包海多說,她在支教的過程中教過語文、地理、音樂、體育,初一的課程除了俄語之外,她全都試著教過。

  綏化學院04級俄語專業的學生孫麗秋說,雖然以前在學校裡也曾經做過練講,但自己一直沒找到當老師的感覺,因為練講時,講臺下坐的都是老師和同學,並非真的學生。這一回實習支教自己纔真正找到了當老師的『感覺』,她知道了怎樣面對調皮的學生,怎樣應對課堂上突發的狀況。但是對於她來說,收獲還不止於此。孫麗秋以前參加了幾個大型招聘會都沒找到工作,急得她甚至想改行。可是後來,她在自己的簡歷中注明曾有半年的支教經歷後,馬上就有天津的一家外國語學校打來電話要她去試講。用人單位說,看重的就是她有半年當班主任的經驗。

  談及此,莊嚴深有體會地說,實習支教活動開展不久,就有用人單位找上門來了。伊春市鐵力區的相關部門專門跑到我們學校來要學生,說要到他們那裡去工作。

  支教讓大學生補上了思想品德課

  實習支教也讓不愁衣食的大學生們親身感受到了農村孩子求學的艱辛。在蘭西遠大二中支教的張豐蘭告訴記者,她支教的地方水又苦又澀,她和支教的伙伴喝下後,大家全都鬧了肚子。綏化學院的老師知道後,專程給他們送來了許多礦泉水。可是一想到學生們因為長期喝這種水,牙齒都變黃了的時候,張豐蘭和支教的伙伴再也喝不下這些礦泉水了,他們決定把這些珍貴的礦泉水分給學生喝。張豐蘭的班上有一個『怪怪』的男生,每到大家吃飯時就趴在桌上睡覺。後來張豐蘭纔知道這個男生是因為家裡窮,沒錢買東西吃。打那兒以後,張豐蘭就不自覺地變得更為節儉了。

  莊院長說,支教讓我們在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得到了意外的收獲。支教回來的學生變化都很大,有的在食堂看見同學浪費糧食會主動上前制止,有的在水房碰到沒有關掉的水龍頭會主動關好它。支教經歷的意義遠遠超過了所有的思想品德課。

  或許鄒維玲寫在日記裡的話最能代表實習支教生的心聲:『面對一群孩子,我們沒理由退縮,因為艱苦纔更需要我們。同時我更深深地感到,作為一名師范生,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有多重。』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