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維權國際化成哈爾濱市保護消費者權益新課題
2008-04-03 06:24:3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張鳴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3日訊 國際大品牌電視液晶屏僅保修一年、進口服裝出現問題只能自認倒霉……今年以來,哈爾濱市消費者對問題洋貨的投訴愈加集中,但調解成功率僅千分之幾。是什麼讓一些國際品牌在哈爾濱市消費者面前我行我素?

  洋貨棘手

  修臺電視比買臺電視貴

  消費者王先生2005年花1.4萬元買了一臺三星42DS等離子電視。2007年下半年,他發現電視屏幕中出現一條豎線,嚴重影響觀看。一位售服人員上門檢查後稱顯示屏損壞,但已過一年的保修期,要想修理要交1萬多元費用。王先生諮詢消協等部門得知,我國『三包』規定電視整機主要部件保修3年,於是又找到三星售服表示應由廠家免費維修。三星售服承認『主要部件可以保修三年』,但稱三星電視的『主要部件』不包括顯示屏。王先生投訴到市消協。

  隨著平板電視的普及,這類投訴在哈爾濱市逐漸增多,在市消協投訴記錄中調解成功率僅千分之一。

  法規漏洞

  洋貨服務頻打『擦邊球』

  我國1995年公布的《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即『三包』規定)明確:顯像管電視機整機保修一年、主要部件保修三年。市消協投訴部部長潘明輝告訴記者,當時,我國只有顯像管電視機。隨著『入世』後洋品牌的大量引進,我國市場上已出現等離子、液晶電視。『三包』雖只提及顯像管電視,但顯像管電視屏的造價只佔整機的1/3,尚在保修三年范圍內,等離子、液晶電視顯示屏造價佔整機的2/3,從法律適用上看,理應在『三年保修范圍』內。但很多國外廠商卻鑽『三包』空子,認為等離子、液晶電視不是『顯像管電視』,使消協調解經常失敗。潘部長認為,除了國外家電產品維權難外,進口服裝的投訴也屢因我國法規存在的漏洞而無法得以妥善解決。

  另據了解,檢測機構結果無法通用,也成為消費者維權一大障礙。如手表鑒定,許多國外品牌在售後服務條款中稱:如果在非其指定的機構鑒定,該公司均不認可,並取消其售後服務。

  健全法規

  設保證金先保消費者權益

  維權國際化已成為哈爾濱市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新課題。市消協副秘書長林安林認為,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目前均有針對『問題洋貨』維權的地方性法規,哈爾濱市的相關地方性法律法規、標准尚無法適應維權國際化需要,急需進一步健全。

  據悉,本月起,市消協將通過建立『維權保證金制度』、『公告督促制度』等,幫消費者降低國際化維權的成本。『維權保證金制度』即進口產品廠商向市消協、銷售商繳納一定額度『維權保證金』,在洋貨出現問題、市消協協調失敗時,可啟用保證金為消費者維權。『公告督促制度』即『問題洋貨』廠商如拒不對消費者進行賠付,消協將在媒體公告,並建議相關部門進行行政處罰。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