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壞的走廊

原捷克駐哈領事館
東北網4月7日訊 日前,有讀者向記者反映,曾為原捷克斯洛伐克駐哈爾濱領事館的大樓如今破損嚴重,同時由於部分設施、設備不完善或老化,居民在此居住生活十分不便。這座曾經驗證了哈爾濱輝煌歷史的老建築正在風雨中殘喘著,急需被『輸液』保護。
4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南崗區吉林街52號的原捷克斯洛伐克駐哈爾濱領事館所在地。在街邊上立著一塊關於該樓的簡介標牌,從中記者了解到,這座建築為磚木結構,建築呈現出的是古典主義風格。1931年,捷克斯洛伐克在此設立領事館,是哈爾濱市二類保護建築,如今已經成了民宅。
遠遠看去,這棟樓非常破敗。由於長時間沒有被粉刷,樓的外面落滿了灰塵,整體色調顯得很昏暗;木質窗框已經破裂,玻璃殘缺不全,有的窗戶用塑料布遮擋著,看起來與保護建築的身份極不相稱;陽臺和樓頂上堆積著木板、塑料等雜物,牆面上電線、電話線等糾纏錯結,火患重重。在一樓,還留有『面館』的字樣,由於長時間被飯店經營所用,二樓等處至今還留有大片黑乎乎的油漬和煙熏的痕跡。繞到樓的背面,堆積著大量的煤灰和垃圾。
雖然單元門還沿用著原有的木門,但有的門已掉了下來,居民只好用棉被作門簾擋風。進入樓內,裡面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見,記者只好借用手機的光來探路,終於摸到了一住戶家的門。據女主人介紹,他們已在此居住了20年,由於樓體嚴重老化,房屋不保溫,還要借助電暖器取暖。她掀開布簾子指給記者看,牆皮疏松得厲害,一碰就掉,已經有大片牆皮脫落,並露出了磚和鋼筋。
采訪中,許多居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盡早修繕該建築,給住戶一個正常的生活環境,並恢復其應有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對此,記者從南崗區政府獲悉,他們曾來到捷克斯洛伐克駐哈爾濱領事館進行過調查,並掌握了這裡的基本情況,而且也有意要修整這棟建築。目前,相關資料已經送到了哈爾濱市規劃局。
記者從哈爾濱市規劃局了解到,規劃部門已將包括捷克斯洛伐克駐哈爾濱領事館在內的領事館建築專項保護利用規劃列入名城保護整體規劃,將由相關部門分期、分批具體實施。目前,相關部門正在進行前期的准備工作,後期工作也將隨即開展,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了。
同時,記者從哈爾濱市建委了解到,該部門也把優秀歷史建築的保護與利用列入了『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之中。其中就提到了加強領事館建築的保護與利用,並計劃對包括捷克、意大利、美國、英國等7個領事館建築進行全面搶救式整修,恢復名建築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