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8日訊 很多市民表示,在遇到產品質量問題時,他們也很想替自己討個說法,但的確維權的『成本』太高了,希望有關部門能簡化程序,降低維權成本,同時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幫助消費者輕松維權。
采訪中,很多市民一提到維權就打心眼裡發怵:由於程序多,要跑多個部門和機構;一些市民由於不懂得產品的專業性質,常常遭到商家的『忽悠』。市民程先生說,由於對相關法律法規不熟悉,我們在維權時常陷入困境。在維權時一旦商家不肯配合,消費者只能通過司法途徑解決糾紛,成本高昂。
據介紹,目前消費者遇到產品質量問題時,與經營者之間發生消費權益爭議後,可請求消費者協會幫助調解,但由於消協沒有執法權,往往無法強制要求商家賠償消費者的經濟損失,因此,較真的消費者只有向司法機關提起訴訟。很多市民表示,為了一件商品與商家打上法庭,時間長又費精力,期盼著對待消費糾紛能采用簡易的司法程序,縮短維權時間降低成本,讓消費者討公道時容易一些。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