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9日訊 『把包括牡丹江、雞西、七臺河市在內的東部六市建設成為產業結構合理、國內外資源綜合利用、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生態環境更加良好的重要經濟增長板塊。』日前,省政府組織我省專家學者和東部六市主要負責同志等對東部煤電化基地進行調研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是我省促進區域經濟加快發展做出的重大決策,有利於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有利於資源綜合深度開發,有利於提昇對外開放水平,有利於改善產業結構。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啟動後,一定會成為東部六市的新增長極,一定會成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新亮點。
讓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我省東部地區已被國家列為七個煤化工基地之一,東部六市面積、人口各佔全省的三分之一,煤炭儲量佔全省的92%,GDP佔全省的五分之一,近年來GDP平均發展速度都在13%以上,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僅以雙鴨山建龍集團為例,近年來建龍集團年銷售收入已達50億元,稅金3個億,對全市GDP的貢獻率達5-6個百分點。還有一些大項目,如鶴崗的120萬噸甲醇、佳木斯的海綿鈦項目,雖未開工,但項目大、水平高、前景好。有關專家認為,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是順應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讓資源優勢盡快轉化為經濟優勢,加快區域發展的重要舉措。東部六市有加快發展的地位和基礎。我省的加快發展,沒有東部六市的參與很難實現。
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是在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背景下提出的,在東部城市煤炭資源沒有枯竭的情況下,立足資源深加工、精加工,適度發展煤電、煤化產業,對於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十分必要。東部城市煤化工基礎好、潛力大,將來會成為成長較快的產業。煤電化的重點應是煤化,要放大資源優勢,做精化工產業,拉長產業和產品鏈條,增加效益。
以延長煤炭產業鏈為主攻方向
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是逐步深化的過程,目前,省政府制定了整體規劃,各市地規劃也日臻完善,為今後的建設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專家提出,煤電化基地建設要以延長煤炭產業鏈和產品鏈為主攻方向,合理布局,有序發展,高效利用煤炭資源。要按照穩定煤炭產量,鞏固煤電生產,調控焦炭產業,大力發展煤化工產業,增加資源儲備,拓展替代產業的思路總體推進。
穩定煤炭產量,就是要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煤炭資源,對焦煤等稀缺和特殊煤種實行保護性開發,淘汰落後技術裝備與工藝,關停不符合安全生產、環保要求和浪費資源的小煤礦。鞏固煤電產業,就是按照煤電一體化的模式,加快大型坑口電站和中心城市大型熱電聯產等電源與調峰電站項目建設。調控焦炭產業,就是適當控制焦炭產業過快增長,引導企業向生產和利用一體化、經營規模化方向發展。大力發展煤化工產業,就是密切跟蹤、充分利用新開發的先進技術,不斷提高煤炭資源利用率,重點發展煤炭氣化產業,焦炭深加工產業,煤炭液化產業。同時,積極發展新材料、治金和生物產業。
謀劃幾十億上百億的大項目
『抓好大項目建設,對煤電化基地建設意義重大。』東部六城市負責同志認為,我省資源多、人口少,與資源少、人口多的南方省份有所不同,適合做大產業,搞大投資。因此,要發揮優勢,在大項目上做文章,靠大項目提昇產業水平,延續經濟發展後勁,增強經濟競爭力,擴大地方財源,用大項目支橕煤電化基地建設。要按照國家產業政策,抓緊謀劃和建設一批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帶動力強的大項目、新項目。
目前東部六市總投資超過百億元的煤電化大項目有3個,這些項目都是與中央企業合作,呈現出良好進展態勢。今後,要集中資源、集中招商、搞組合投資,爭取每個市都上兩至三個大規模的項目。同時,要積極與科研院校或實力較強的企業加強合作,多上高精尖的項目。只有這樣,纔能更好地加快煤電化基地發展。
牡丹江提出,要加強與俄遠東地區合作,規劃推進70個煤電化項目。雞西提出,實施『三五五』工程,即發展三大主導產業群,建設五個園區,壯大五個相關產業。七臺河提出,建設煤、焦、電、化、新型建材五大基地,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形成煤炭資源循環利用、接續產業加快發展的經濟增長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