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後鄧鈑金時代的輝煌再創
2008-04-09 16:41:5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井洋 蘇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現代化4S店像個『汽車醫院』。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鄧鈑金汽車修配廠。  圖片由鄧振發提供
宣化汽配一條街。
汽車人郭振鴻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東北網4月9日訊 『鄧鈑金』作為一個標志性的符號,成為一個新興行業的起點,也創造了那個年代的輝煌;而『鄧鈑金』的悄然淡去,又恰恰是另一種輝煌的起點。這就是發展的哲學,這就是歷史的必然。

  『蓋個板棚房就是修配廠』的時代終結

  『鄧鈑金』是第一個帶著一身絕技闖市場的鈑金工。因為在他之前,只有運輸公司或企事業單位纔有自己的專職汽車修理工。『鄧鈑金』的出現,讓許多人看到了通向財富的希望。那時,汽車維修門檻很低,有幾萬元錢,租兩個庫眼,有點修車技術或僱個修理工,就可以開個小型修配廠。有人形容當時的情景:就像後來有錢人紮堆開飯店一樣,當時的熱門就是乾汽修。在『鄧鈑金』所在的一曼街上相繼出現了四五家修配廠,但由於環境所限,沒形成氣候。幾乎在同時,哈市南崗區宣化街、道裡區通達街(建國公園對面)上的小型汽修廠不斷增多,到1986年,這兩條街自發成為汽修一條街。而且兩條街各自形成了明確的分工,通達街以國產件和貨車為主,宣化街以進口件和轎車為主。

  面對一下子冒出來的幾百家修配廠,不僅消費者眼花繚亂,問題也相應而來。就在這一年,哈爾濱市汽車修理行業管理檢測辦公室成立。現任哈市汽修辦主任周曉剛從那時開始,見證了後鄧鈑金時代的汽車維修行業的發展。周曉剛說,那時全市有修配廠300多家,其中200多戶個體企業大部分都是跟『鄧鈑金』差不多的手工作坊,基本沒有什麼像樣的設備,85%都是馬路工廠。哈市南崗區蘆家工商所彭所長也說,那時宣化街上的一些修配廠蓋個板棚房就能經營,人行道上到處都能看到修車後留下的黑油,佔道修車的情況也很嚴重。

  周曉剛記得,成立哈市汽車修理行業管理檢測辦公室,是時任市委書記李根深、市長宮本言親自拍的板。因為利益的誘惑,當時汽修市場的混亂無序到了一定程度。最致命的問題是沒有行業標准,修車沒有質量保障,漫天要價成了家常便飯。規范的第一步就是制定全省第一個汽修工時定額標准。從此,徹底結束了汽修行業發展初期的暴利時代。

  輝煌的承繼者說

  做鄧鈑金時代無法做到的

  1995年,新開業的運通汽車修理有限公司做出一個驚人之舉,在業內引起震動。這家企業以月薪萬元的高價從香港、廣東一次引進高級機修工、噴漆工7人,這些工人一年的支出上百萬元。同時,他們還從黑龍江交通專科學校汽車維修專業招收大專畢業生,使員工的素質一下高出其它企業。

  幾乎同一時間到運通出任總經理的李少英回憶,那一年可以說是哈市汽修市場的轉型之年。因為過去,修配廠接觸的多為『三大破』:拉達、波羅乃茲、伏爾加,這些車輛修起來相對簡單。之後,大量日本進口車輛湧進,豐田、皇冠、日產、尼桑、三菱,牌子越來越多,再後來,奔馳、寶馬、保時捷,市場上的好車越來越多,對維修的要求越來越高。

  轉型意味著超越。李少英的企業不僅人纔是一流的,企業投入的設備更是令同行刮目相看。四輪定位檢測系統、鈑金手術臺、等離子切割機、二氧化碳保護焊等先進設備,讓維修車間看上去更像一個現代化的汽車醫院。『這是鄧鈑金時代無法做到的。』李少英說,車輛的更新換代和維修技術昇級,直接導致了汽修廠家的優勝劣汰。1999年初,這家企業抓住奧迪廠家在哈爾濱招經銷商的契機,在報名的七八家汽配企業中脫穎而出,建立了哈市首家真正意義的4S店,完成了又一次漂亮的提昇。

  輝煌的承繼者說

  心懷恐懼,纔能成功

  『長期的成功只是在我們時時心懷恐懼時纔可能。不要驕傲地回首讓我們取得過往成功的戰略,而是要明察什麼將導致我們未來的沒落。這樣我們纔能集中精力於未來的挑戰,讓我們保持虛心、學習的飢餓及足夠的靈活。』這樣一段話掛在以振新汽配廠為前身的哈市某(汽車)集團總經理郭振鴻的辦公室內,郭振鴻說,這段話是現代企業成功的本質所在。

  郭振鴻,是一個與汽車行業很有緣的人。他畢業於東北林大汽車工程專業,參加工作後在哈爾濱市軋鋼廠親眼看到了國企由於缺少競爭力而紛紛倒閉停產的過程。廠子黃了之後,郭振鴻先是在一家汽修廠當技工,後又做銷售顧問、經理,直到現在他已是五家4S店的總經理。

  是什麼讓他開拓出一片本不屬於自己的天地。郭回答說,是恐懼。從事了汽車營銷工作以來,他發現,絕大多數在學校裡學到的東西根本不適用,於是便開始了不斷學習,曾經一年裡有四個月的時間是在學習。清華EMBA、哈工大財務管理都是他的學習內容。郭總說,今年已有四十多歲了,是怕自己落伍,怕企業被淘汰的恐懼感讓他有足夠動力去學習,懷著恐懼感去不斷提高自己的實力。

  目前公司在黑龍江省的五家品牌4S店,總共有512名員工,大中專生佔82%,兩人達到研究生學歷。郭振鴻說,現代社會,企業之間的實力競爭已不僅僅體現在質量和價格上,三流企業做價格,二流企業做管理,一流企業做文化。

  哈市汽修企業4S店達90家

  4S就是服務、銷售、零件、信息,每個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都是S。4S店是一種以『四位一體』為核心的汽車特許經營模式,就是汽車廠家為了滿足客戶在服務方面的需求而推出的一種業務模式,4S店的核心含義是『汽車終身服務解決方案』。

  4S店在歐美於上世紀70年代起步,在消費者和經營者之間建立互動平臺和良好的溝通模式,有效把握那些品牌忠誠度高的客戶。現在哈市的700家汽修企業中4S店有90家。

  有評論家這樣評價該模式:『4S店模式其實是汽車市場激烈競爭下的產物。隨著市場逐漸成熟,用戶的消費心理也逐漸成熟,用戶需求多樣化,對產品、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嚴格,原有的代理銷售體制已不能適應市場與用戶的需求。

  聞名全國的宣化汽配一條街

  據哈爾濱市蘆家街工商所彭所長介紹,1980年在鄧鈑金之後,宣化街上出現了第一個手工作坊式汽修廠,隨著當地的小型汽修廠不斷增多,1986年開始,這條街自發形成汽配一條街。1995年左右,整條街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被正式定名為汽配一條街。又經過10多年的發展變成了現在的模樣。根據店鋪規模的大小,這些商鋪又分為三種,三分之一以有限公司的狀態存在,三分之一是小型的私人獨資企業,餘下的都是個體工商戶。目前這些商戶大都從事汽車美容、配件等業務,修理廠則越來越少了。

  哈市宣化汽配一條街目前已擁有490多家業戶,聞名全國。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