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東北網4月9日訊 魯迅先生說,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而一條路的形成,必定要經過無數的坎坷。中國的改革開放,就是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從30年前吹響改革開放的號角,到今天形成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這個偉大的進程中,我們跨過了各式各樣的溝坎,衝破了許許多多的藩籬。
發生在20年前的『獸醫博士擺煙攤』事件,也許是一個偶然,但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偶然的事件,卻因衝擊了舊體制的慣性而成為人們一個經典的記憶。因為,它是發生在那個年代裡的『腦體倒掛』、『讀書無用』、『全民經商』和人纔流動難的一次不經意的聚焦,是久被壓抑後的一次爆響。如今,我們再次追憶那次事件,在沈思中傾聽它的歷史的回聲,我們突然發現,那次爆響竟也是春天的一枚引信。
在東北農業大學宣傳統戰部辦公室,記者找到裝訂成冊的1988年校史大事記。1988年9月12日下面有這樣的記載:『院舉行科教橫向洽談會、振興東農科技興省研討會和學術交流會、隆重慶祝建校40周年開幕式……40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校友參加了慶祝活動。』
時隔近20年,那次隆重的校慶活動的細節,在很多人的記憶中早已淡忘,但發生在這次校慶當中的一個『意外』,由於媒體的介入,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並最終成為一段歷史的縮影。
事件還原
師生共憶『博士煙攤』
秦小梅至今還記得20年前那個上午發生的事情。那天是東農40年校慶的日子,通往主樓的大道上人來人往,教職工忙著接待各方來賓和校友。在營養樓門前的空地上,一個寫著『博士煙攤』的課桌旁圍了很多人,上前一看,擺煙攤的是王宗明。那時,秦小梅是獸醫外科的實驗員,王宗明是獸醫外科博士,同在一個實驗室裡工作,彼此都非常熟悉。但王宗明的這一舉動著實讓秦小梅吃了一驚。『當時我有點發懵,沒弄明白怎麼回事。過後想來,王宗明是以自己的方式引起大家的關注,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炒作」吧。』
東北農大獸醫外科博士生導師王洪斌教授對當時的情況還記憶猶新。他介紹,王宗明擺煙攤不是為了生計,當時博士包括碩士,在社會上還是鳳毛麟角,找工作不成問題。當時的情況是,在王宗明畢業之前,東農已陸續留校一批碩士研究生,編制非常緊張。留校雖然無望,但省內像八一農大等高校或研究機構還是需要獸醫博士的。王宗明自己聯系了西南民族學院,一心想回老家四川,由於無力解決出省費,已在學校滯留了一個暑假。而新學期新生入學後,馬上面臨住宿的難題,無法回家的王宗明心急如焚。當時,遇到與王宗明同樣難題的還有幾個想出省的碩士研究生,擺煙攤就是他們支的招。王洪斌記得,王宗明的煙攤只擺了一上午,煙也是同學從校內小賣店借來的。
東北農大檔案館資料顯示,1988年10月12日在東北農學院向省委組織部《關於畢業博士生王宗明同志畢業分配情況的報告》中表明,煙攤從9月11日開始至14日結束。當年經歷過這件事情的老師同學,多數人的印象是王宗明想借校慶期間領導多、記者多造造輿論,博士擺煙攤反映出的問題不是就業難,而是出省難。
舊日新聞
獸醫博士無奈擺煙攤
1988年9月15日,《新晚報》在頭版頭題的位置刊發了該報資深記者王志信采寫的報道《本省難分配出省要交費 獸醫博士無奈擺煙攤》。
報道說,9月12日,當來自全國各地的近3000名校友薈集東北農學院,歡慶40周年校慶的時候,全國第一位獸醫外科博士、該校畢業生王宗明卻游離於喜慶之外,沮喪著臉,在校內通街大道旁支起了煙攤。
報道說,正當年輕的博士躊躇滿志,意欲踏上教學科研的新征途時,分配的難題使他一籌莫展。我省最大的獸醫科研單位——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因無此專業不能收留他。作為母校的東北農學院,對自己培養起來的弟子,也因編制已滿而愛莫能助。王宗明利用暑假回鄉省親之機,聯系妥了能接收他的西南民族學院。然而,我省有關方面規定,博士生外流必須交納培訓費。王宗明陷入了極度困苦之中。
報道最後說,目前,王宗明探親回哈帶來的100元錢,已所剩無幾。為維持生活,籌措回家的盤纏,他只好在同學的資助下,買了些香煙,做起個體買賣。王宗明的處境在東農校園內引起很大反響。人們呼吁為人纔的合理流動創造條件。當時王宗明含著眼淚對記者說:『實在分配不了,我只好改行或回老家乾點別的活了。』
現已退休的《新晚報》資深記者王志信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那天是東北農學院40周年校慶,上午采訪結束後,學校安排記者們在小招待所吃飯。就在大家三三兩兩向餐廳走的路上,王宗明擺的『博士煙攤』引起了王志信的注意,他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新聞線索。於是,他默不作聲吃了幾口飯就匆匆返回煙攤,開始對王宗明的采訪。多年從事新聞工作的職業敏感,讓王志信意識到抓到了一條非常有價值的新聞。
這篇新聞見報後,《中國教育報》、《中國地震報》、《文摘報》、《工人日報》、《羊城晚報》等國內10多家報刊轉載,一時間,博士擺煙攤成了不折不扣的社會熱點。
同學回憶
中國最年輕獸醫博士
王洪斌、魏萍與王宗明是同一年考入東北農學院動物醫學系攻讀碩士研究生的,那是1983年,動醫系從全國各地招收9名研究生。『王宗明是其中年齡最小的一位。』與王宗明同是獸醫外科專業的同學王洪斌回憶,王宗明老實巴交、性格內向,個頭不高,但頭腦特別聰明。他是四川滎經縣人,在家鄉四川5歲上小學,15歲上大學,1983年7月從四川農學院獸醫專業畢業,8月考入東北農學院讀研究生,1985年9月提前一年攻讀獸醫外科博士研究生,博士畢業那年只有24歲。那時東北農學院在全國第一個拿到獸醫外科博士授予點,博士生導師是我國獸醫外科的奠基人——汪世昌教授。
在魏萍的記憶中,王宗明很有個性,有時也跟同學們在一起打打排球。當年的校報編輯部主任李維政還記得,王宗明曾給校報投過稿,字寫得漂亮,而且科研能力特別強。就在王宗明畢業之前,李維政采寫了一篇消息刊登在1988年7月15日的《新晚報》上,標題是:《我國最年輕的獸醫博士王宗明首創馬顱新技術》,報道中稱:『東北農學院24歲的博士生王宗明,最近在汪世昌、王雲鶴教授指導下,首次在國內外成功地實施了馬的尾核埋管術,為馬屬動物的神經生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7月初,王宗明以《氦氖激光鎮痛機理的研究》優秀博士畢業論文,獲得專家們的好評,成為國內獸醫界首次運用熒光方法測試馬組織內Ach(乙?膽鹼)的研究人員之一。』
王洪斌說,王宗明1990年出國,現定居加拿大,跟同學失去了聯系。
多方關注
博士如願出省
《獸醫博士無奈擺煙攤》的報道不僅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震動,也受到了國家教委、省委省政府高層領導的關注。時任黑龍江省委書記的孫維本在新華社第2734期國內動態清樣上批示,副省長黃楓專門召集有關方面負責同志開會研究王宗明的畢業分配問題。10月13日,東北農學院領導向省委、省教委、省人事局、省計經委等部門的領導做了專題匯報。之後,東北農學院領導及省有關職能部門還多次找王宗明談話,鼓勵他留在省內工作,但王宗明回四川的要求始終沒有改變。
在這期間,四川成都?學工程研究所來函,表示同意接收王宗明並交付培養費。該所所長還親自來東農與王宗明面談。通過接觸,王宗明和導師都認為,根據王宗明的專業和特長,還是到西南民族學院更能發揮所長。在這之前,導師汪世昌教授一直沒有放棄與西南民族學院的聯系,在去北京開會期間,仍與該院領導就培養費問題進行磋商。在汪教授的積極努力下,培養費有了著落,西南民族學院把3000元錢終於匯到汪教授名下。經省人事局專業技術乾部處同意,東北農學院10月26日為王宗明辦理了派往西南民族學院的手續。至此,博士出省的風波畫上了句號。